走读山水长兴 七月半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李郢

阴历七月十五,长兴人俗称“七月半”,即民间所谓的“鬼节”,在道教中称之为“中元节”,佛教则会举办“盂兰盆节”法会,因此是民俗与佛道传统并存的一个传统节日。清顺治《长兴县志》记云:

“十五日为中元节,相传地官赦罪之辰。人多结会,诵经而斋祀祖考。前二日即有修荐新亡者。僧家建孟兰盆之会。夜则放焰口施食,沿河放灯,谓之‘照冥’。”

长兴人将“七月半”和清明、冬至,视作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长兴人的习俗,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亡灵;傍晚焚烧锡箔纸锭或冥纸,而且“烧纸”的享用对象并不限于祖先,还包括那些孤魂野鬼;还有一个习俗,当年凡有家人新亡者,则要提前两日超度亡灵。清代县志中所记载的夜间“沿河放灯”的习俗,现则多为不见。因是“鬼节”,自然还有很多禁忌,因为迷信的说法是无主孤魂这一天会到处游荡,因此夜间不要在野外行走,背后有人呼叫姓名千万不要随便回头等等……。

民间的“鬼节”,实与道教的“中元节”密切相关,相传地官在七月十五生日这一天会下凡为亡灵赦免罪责,这就是“中元节”的来历,衍化为民间信仰中的阴节。道教陈规将阴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称之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这是因为这三天是道教中的“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各自的生日。道教今有衰落之势,但长兴历史上道教组织“三元会”曾经兴盛,至今仍留有痕迹,笔者就曾在小浦村和图影邱家村分别见到由“三元会”捐建的清塘桥和太平桥。

佛家则视这一天为“盂兰盆节”,会举办法会,夜则举行“放焰口施食”(或称“施孤”)的法事活动。“焰口”是指阴间因喉咙太细进食困难的“饿鬼”,因此要办佛事使其这一天饱腹,以拯救苦难众生。

至于中元节的食俗,长兴还有部分地方保留了“做茄饼”、吃鸭子等,但大多已经失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长兴   道教   中元节   县志   沿河   阴历   亡灵   祖先   习俗   山水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