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肿胀,多因静脉曲张!《金匮要略》里一句话道出调治捷径

来源:文君然

列位看官,今天和你说上一病,这就是下肢静脉曲张所致的小腿肿胀。  

  实际上,下肢肿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就是肝硬化、心脏病、肾病所致的肿胀。因此,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能排除内脏疾病,就要考虑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因,这就是下肢静脉曲张引发的下肢肿胀了。

这种肿胀,一般以小腿为多见。如果是伴发小腿浅表静脉曲张,我们在外观上可以看见。如果是小腿深部的静脉曲张,我们就很难用肉眼看见,只能借助B超检查。这种肿胀很可能是休息的时候减轻,但是随着直立或者工作的时间延长,症状开始加重,双腿沉重,有时候发凉。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在这里要向您展示的,是祖国传统医学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心法。这里面,可谓奥妙无穷、妙趣横生。

  闲言少叙,先把一张临床验方告诉你——

  益母草,茜草,木防己,木瓜,木通,苍术,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当归,赤芍,连翘,水红花子,丹参,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根据医案记载,患者7剂之后见到了明显效果。

  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出自伤寒名家、国家级名中医裴永清教授的真实医案。这个方剂,虽然是经验方,但是不见得适合所有患者。列位看官如果想借鉴应用,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但是,我们能从中理出中医在调治此病时的独特手段。 



说到这里,我们得探讨一个话题,这就是静脉曲张和水肿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一点,我们的仲景先师在《金匮要略》里有一句话,说得很明确:“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什么意思?很简单,血行不利就会导致水分病,水分病日久,也会导致血分病。也就是说,这血瘀和下肢水肿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促进和转化关系。筋脉曲张,是典型的血液运行障碍。因此可以说,我们在调治的实时候应双管齐下,一方面行水利湿,一方面活血化瘀。两个手段相需为用,效果自然可以期待。

  于是,在上面的这个方剂中,我们首先就看到了一个经典组合,这就是四妙散的组合。这个组合的搭配,就是苍术、黄柏、生薏苡仁和川牛膝。说起来,这四妙散,是从朱丹溪的二妙散转化而来。二妙散,指的就是苍术和黄柏搭配。其中的黄柏能燥湿清热,特别善于清理下焦的湿热。苍术则健脾燥湿,杜绝湿热生成之源。在此基础上,牛膝强筋骨而引药下行,通经活络,薏苡仁健脾而清利湿热,这四妙散对于下肢因为湿热下注而成的肿胀、酸痛、行动不利,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以此为基础,上方添加了大队能利湿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其中,木防己能除湿、利尿、消肿;木瓜可以舒筋而化湿;木通能清热利尿除湿;连翘则清热解毒消肿。这些都是针对“水分”发力治疗。还有那益母草,能活血化瘀消肿;那茜草则凉血化瘀通经;那当归养血活血不留淤血;那赤芍养阴合营而化血瘀,再加上功在凉血活血的丹参和活血化瘀的水红花子,全方药效卓著,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对于静脉曲张所致小腿肿胀,此方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效果是可以期待的。它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下肢水肿时的一种重要思路、经验。对于这样的医学遗产,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静脉曲张   黄柏   小腿   苍术   金匮要略   牛膝   活血化瘀   组合   湿热   下肢   看官   捷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