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孩子三岁的时候会面临什么呢?孩子三岁,即将会离开自己的家,进入幼儿园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孩子的这一过度会顺利吗?那可不一定。

往往在刚开学的时候,最累的要数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因为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是刚入园,他们对幼儿园比较陌生,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他们会哭闹,会有种恐惧感、焦虑感。这样的孩子会在刚入园的时候哭上一段时间。

当然了,除了孩子会存在入园焦虑以外,有不少家长也会存在分离焦虑。在一项有关于“孩子上幼儿园你最害怕什么?”调查中,妈妈们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项:

1、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会不会找妈妈,会不会哭,哭了怎么办?

2、孩子吃不吃得饱?孩子挑食怎么办?

3、孩子会不会自己喝水?渴了怎么办?

4、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怎么办?

5、孩子不懂得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处怎么办?

……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相信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新手妈妈,同时它也困扰着当初的我。当时我也是非常担心孩子不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来我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孩子顺利地度过了分离焦虑期。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分离焦虑期,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也找过很多绘本,最终觉得《我爱幼儿园》这套绘本是最适合分离焦虑期的孩子。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扮演,绘本等方式来让孩子慢慢适应。接下来我将方法分享给大家,家里有准备上幼儿园的,或者是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孩子的拿走不谢。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在孩子准备上幼儿园之前,我们一定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经常地跟孩子说:“宝宝长大了,该去幼儿园了。就像爸爸妈妈每天按时上下班一样”。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给孩子物质上的准备。比方说拍一张全家福给孩子放到书包里,当孩子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拿照片出来看一下,顺便可以把全家福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

带孩子去超市准备小被子,小枕头,换洗的衣服。在准备换洗的衣服时,我们尽量选择一些纯棉的宽松的,没有拉链和饰品的衣服。这样孩子在穿脱的时候会方便一些。

但是有很多孩子会认为我们把他们送去幼儿园,就是不要他们了。在《妈妈,我要上幼儿园》的绘本里小朋友就提出了质疑:“你们不要管我了”。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书本里也解释到:“不会呀,小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上幼儿园的,那里有会唱歌的老师,有可爱的小朋友,还有一大堆好玩的玩具。”

孩子看到这里,对于幼儿园还是很渴望了。如果家里附近有开放的幼儿园,我们也可以在放学的时候带孩子先去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这样孩子就会对幼儿园的生活更加的期待了。

孩子在三岁前都在家里跟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现在的家庭一般也就一两个孩子吧!家长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宠着孩子,因此很容易导致在孩子三岁的时候还不能够自行如厕。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但是孩子准备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一个班级少则十几个小朋友,多则二三十个。如果孩子都需要老师抱着上厕所的话,我相信老师根本忙不过来。

  1. 绘本引导

为了孩子能够快速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最好培养好孩子的这项能力。那么在家里的时候,我们要继续积极地引导:“如果你要嘘嘘了,或者是要拉粑粑了,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

在《老师,我要上厕所》这本绘本中提到,老师在下课的时候询问小朋友谁要上厕所,结果需要上厕所的小朋友都举手表示自己要去,然后女孩子自主排成队先去,然后再到男孩子去。

这无形中在引导孩子,需要上厕所的时候,一定要大胆地告诉老师。这样的情景刚好符合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常规,不陌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2.角色扮演游戏

除了绘本引导以外,我们也可以跟孩子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来演绎幼儿园的生活。

爸爸妈妈可以扮演老师,孩子自然也可以扮演小朋友喽。在孩子上厕所的时候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脱裤子和提裤子。在孩子实在是做不到的时候,再帮忙。

通过绘本的引导和教师扮演游戏,孩子的独立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隔壁家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自己在玩玩具,而他的奶奶在一旁喂他吃饭。看到这一场景,我多嘴说了一句:“那么大了,还要喂。”结果还被奶奶怼回来:“你家孩子以后这么大了也要喂”。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听到这个回答,我真的是很无语。也许这就是很多老人带娃的现象吧!孩子不认真吃饭,老人怕饿着就直接喂上了。

我家孩子从一岁多他能够自己拿勺子开始,我就鼓励他自己吃饭,在他吃不饱以后,再喂上几口就ok了。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在家都是需要家里人喂的,那么等他上幼儿园的前期,也是等着老师去喂的。如果老师没空,也许就是喂几口。为了孩子不被饿着,最好还是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孩子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口味来做。但是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饭菜不一定都符合孩子的饮食习惯。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科普知识,告诉孩子每一种菜都有每一种菜独特的营养,我们要每样都吃一点,这样才能够长得更壮,更高。

在绘本《多吃饭,长大个儿》里提到“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我们才能够长得壮,我再也不是幼儿园里最矮的小朋友啦”。

《我爱幼儿园》这套绘本里一共包括六个主题,它们分别是《幼儿园里我最棒》,《你是我的好朋友》,《多吃饭,长大个儿》《老师,我想上厕所》,《妈妈,我要上幼儿园》,《放学啦,谁来接我》都是跟孩子幼儿园生活息息相关的。

孩子入园不哭闹,只因妈妈坚持做了四件事,方法科学可借鉴


在书里还科普了孩子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该如何交朋友?如何融入集体的生活?家长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意识和社交能力?

孩子在放学了以后,我们是该早点接还是晚点接也是很有讲究的,它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孩子上幼儿园的意愿。

我家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我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还经常给他们科普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还特地买了这套绘本跟孩子过度。

到孩子真正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没有表现出一点分离焦虑的情绪。并且在放假期间会经常问我:“妈妈,什么时候上幼儿园?我想去幼儿园”。

如果你家孩子准备上幼儿园,平时又特别的粘人,为了减少分离焦虑,为了减少孩子哭闹的情绪,真心地建议你试试上面的方法,试试这套绘本。(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装绘本6册我爱幼儿园 8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妈妈   孩子   个儿   焦虑   小朋友   幼儿园   陌生   爸爸   能力   老师   科学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