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 忽肥忽瘦论 解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里伯高在回答“寒痹”中营病与卫病区别的时候说: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

“寒热”就是恶寒、发热症状,李东垣认为,按基础理论来说,阳气虚的人就不耐受寒凉,表现为恶寒;阴血虚的就不耐炎热,表现为发热;气血两虚的人即不耐寒也不耐热,表现为寒热往来。(这是从虚证上来说,实症的恶寒发热,另当别论)

“少气”,是气息短少。如果胃气虚,水谷精微就不能上输心肺,肺气不足,就表现气息短少。肺气虚,卫气也虚,出现恶寒。脾胃之气不升,下焦肝肾气机壅滞成火则发热,郁火为邪,还能消炼阴血。气血都不足,出现往来寒热。

“血上下行”从字面看的意思是血有时候聚到上面,有时聚到下面的一种失衡状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李东垣认为也是脾胃不足为根本。冲脉循行路线在腹部是跟阳明胃经脉并行的(《难经》:“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骨空论》说:“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胃经是脐旁二寸线;肾经是脐旁半寸线。)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气血充沛,就储存到冲脉。阳明脉不足,冲脉气血补充进来,冲脉起于下焦,如果夹带下焦郁火,就会在阳明脉中逆行向上(准确到七十二度,百思不得其解),血聚集在上就表现忽然头面肥胖;等郁火不厉害的时候,阳明脉的血就下行,血聚集在下,头面就表现为突然消瘦。这就是俗称的忽肥忽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热甚伤元气。还说 火热邪气耗散元气。所以脾胃虚导致的阴火也伤元气,元气虚,不能卫护肌表,上焦心肺也虚,出现少气症状。阴火耗血伤气,周身内外气血都不足,所以出现寒热。

《灵枢经.决气篇》说:阳气从胸中布达全身,输送精微,温暖肌肤,充实形体,润泽皮毛,象雾露灌溉万物一样。这才是胃气平和上行的正常状态。

李东垣 忽肥忽瘦论 解

若雾露之溉

《脾胃论.忽肥忽瘦论》原文:

《黄帝针经》云 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夫气虚不能寒,血虚不能热,血气俱虚,不能寒热。而胃虚不能上行,则肺气无所养,故少气;卫气既虚,不能寒也。下行乘肾肝助火为毒,则阴分气衰血亏,故寒热少气。血上下行者,足阳明胃之脉衰,则冲脉并阳明之脉,上行于阳分,逆行七十二度,脉之火大旺,逆阳明脉中,血上行,其血冲满于上;若火时退伏于下,则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谓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经曰 热伤气。又曰 壮火食气。故脾胃虚而火胜,则必少气,不能卫护皮毛,通贯上焦之气而短少也。阴分血亏,阳分气削,阴阳之分,周身血气俱少,不能寒热,故言寒热也。《灵枢经》云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此则胃气平而上行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冲脉   血虚   素问   头面   寒热   精微   阳气   脾胃   气血   胸中   李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