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1

让我们先把视线拉回去年的夏天。当有消费者质疑“一支钟薛高价格高达66元”时,钟薛高老板林盛面对镜头,嚣张回应说:“钟薛高一支成本就40元,你们爱要不要。”

作为一家刚刚创业3年的品牌,是谁给了钟薛高勇气?用如此刻薄的语言讽刺买不起钟薛高的人?

所以,当今年钟薛高又被曝出“放在太阳下一个小时晒不化”“打火机烤不化”等问题时,我没有一点惊讶,因为钟薛高压根不是一家做雪糕的公司,人家玩的是资本。

味道不重要,重要的是品牌形象,通过网红打法,把钟薛高包装成“雪糕中的爱马仕”,成本4元加个0就卖出去了。

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我估计,老板林盛说的成本40元,其中90%是广告费。

一支雪糕能有什么成本?研发一支雪糕难道需要上亿元的投入?无非是今年流行奶油味,明年流行咖啡味,后年搞个联名款,制作两个新模具,把雪糕压成不同的造型。

据了解,钟薛高的产品中心一共只有10多名员工,他们要管采购、研发、生产、品控和信息安全,这么多工作集中在十几个人身上,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没人管,要么管不好。

或许,钟薛高内部根本不在乎产品中心,弄十几个人装点门面而已。

2019年,林盛在一次专访中高调宣称:(钟薛高)不仅没有香精、色素、防腐剂,更不含稳定剂、明胶等化学物质,核心产品零添加。

抛开卡拉胶是不是化学物质不谈,一位食品科学专家表示:“真正的零添加食品,几乎不存在。没有添加剂,食品无法长时间保存,连安全标准都达不到,反而食品安全的风险更高。”

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由此可见,林盛本人对食品行业是一知半解。他在创立钟薛高之前,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曾成功包装过马迭尔和中街1946两个雪糕品牌,对营销相当熟悉,他非常会制造网红话题。

比如,钟薛高成立之初,他就让人把冰淇淋车开到“小红书”总部楼下,免费请路人吃雪糕,不到3个月时间,毫无知名度的钟薛高便在小红书上收获了2000多篇种草笔记,一根雪糕换一篇笔记,营销成本不到万元,只能说林盛太会玩营销了。

反观那些在默默生产平价雪糕的工厂,因为不懂营销,没钱打广告,在网红们的围攻下,很多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那才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

我们小时候有5毛钱一袋的雪碧冰、可乐冰,吃个两元钱的美登高就能高兴一下午。

现在的钟薛高是什么?它不是雪糕,更像是社交工具,身份的象征,吃得起的人有品味,吃不起的人活该土鳖。

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在山东生产“雪碧冰”的雪莲冰块厂,从1993年创立到现在,卖到现在还是五毛钱,创始人张社军坦言:“一包只挣一分钱。”

张社军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对消费者的态度比名牌大学毕业的林盛要真诚得多。生产雪糕就生产雪糕,不拿消费者当傻子,不交智商税。

2

钟薛高是一家用“中国味道”包装,利用爱国情怀,喜欢设计,精于讲故事的广告公司。

比如,在谈到创立钟薛高的动机时,林盛讲了个烂大街的故事:他去国外考察先进的雪糕工厂,外国人很傲慢地问他:“你们中国有好雪糕吗?”

林盛被问得哑口无言,暗自下决心回国要做一家属于中国人的品质雪糕。

听完这个故事,不禁让人联想起《精武门》,李小龙扛着“东亚病夫”的招牌,闯入外国雪糕厂,告诉外国人:“中国也有好雪糕!”

吃个雪糕都能要上升到国家竞争层面,林盛太会讲故事了。

更令人瞠目的是,钟薛高没有自己的工厂,雪糕都是代工的。

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一位网友曝光说:“山东淄博有个雪糕厂给钟薛高做代工,同一个厂生产出来的巧克力味雪糕,钟薛高卖16元,另一个叫‘美伦’牌的卖5元。”

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广告公司出身的林盛,对建工厂,投资生产线,毫无兴趣或者根本不懂,直接丢给专业的代工厂做不就得了?钟薛高的核心任务是讲故事,做营销。

站在钟薛高背后的全是各种风险投资公司,比如天图资本、万物资本、元生资本、峰瑞资本等,这些风投喜欢雪糕吗?没人知道,但风投都喜欢公司上市,把市值炒得高高的,获得十几倍的回报。

很显然,林盛的“做一支属于中国人的好雪糕”的故事感动了风投。

这几年,只要沾了国风二字的品牌很容易火,中国人的手机华为、中国人的新茶饮喜茶、中国人的球鞋李宁、中式糕点、中式婚礼......各个行业掀起了国风潮,还没人做过雪糕,这不就是最大的营销点吗?

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加上爱国情怀,一根成本几块钱的雪糕就能卖到几十块,就能把消费者当韭菜。

各类网红主播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来在电视台投广告,还有道审核关,虚假宣传较少;现在遍地网红,他们为了带货,什么不负责任的话都能说出来。

潘长江在直播间指着一款酒说:“光是这瓶酒包装上的这颗钻石就值一百万,这瓶酒才两万,还不下单?”消费者被一个个故事感到,不知不觉中成了韭菜。

央视网曾点名批评网红雪糕卖高价的现象表示:消费升级不等于越卖越贵。钟薛高过于营销的成本最终只能平摊的消费者头上。

3

网友给这些年卖高价的雪糕起了个很形象的外号:雪糕刺客——利用高价“背刺”消费者。消费者把雪糕看成夏天消暑的美味,资本却要把雪糕变成收割韭菜的镰刀。

2018年,生产光明冰砖的上海益民一厂发了一则令人心碎的公告:由于自家雪糕17年没涨价,零售商觉得没利润,不愿意进货了。

益民一厂收入1.11亿元,利润只有59万元,雪糕基本没有超过两元钱的。以零售价3元的苦咖啡为例,批发商、经销商、厂家的出货价分别为2.4元、1.9元、1.5元。

零售商卖一支苦咖啡仅赚6毛钱,卖20支才赚12元——一支钟薛高的利润而已。你是零售商,你进哪家的货?

钟薛高: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本游戏

这就是现在超市平价雪糕越来越少,钟薛高们大行其道的原因。资本们真正同谋,打着消费升级的旗帜,把平价商品赶出零售领域。

搞不好,最后中国的零售市场会变成日本模式,服务、包装都做得很好,但一看价格贵得吓死人,日本的一个西瓜能卖到200多人民币,吃5个烤串加一杯啤酒要100多人民币。

罗森、711这种便利店是很人性化,商品品质很高,但我们也需要胖东来、百家超市这种平价商超。

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诗和远方”,大部分人是在过日子,他们要的是性价比,不是过度包装、过度营销的网红商品。

前几天,我去盒马鲜生买鸡胸肉,我的习惯是买10元一袋速冻包装的鸡胸肉,吃了一年多了,感觉很经济实惠。

但盒马鲜生把10元的鸡胸肉全撤柜了,换成了17元一盒的鲜鸡胸肉。我问店员:10元速冻的还有吗?店员说:没了,现在只有这种新鲜的了,鲜肉更健康。

鲜肉是健康也更贵,我依旧怀念10元一袋的冻肉。盒马鲜生还提供切好的鲜鸡胸肉,价格又贵6元。

如今我们的商品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精致了,但也越来越贵了。这种消费升级,不要也罢。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冰柜里容不下第二个钟薛高》 远川研究所

《年轻人怎么吃不起雪糕了?》X博士

《钟薛高,高不可攀》新周刊

《为何我们连雪糕都吃不起了?世界变化快还是商家套路深?》

《钟薛高们有原罪吗?》数字力场

《专访丨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网红之后,供应链才是壁垒》亿欧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雪碧   资本   韭菜   雪糕   零售商   平价   中国   消费者   成本   中国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