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堂中医馆:夏至养生攻略,遵循三宜三忌三避规律

知母堂中医馆:夏至养生攻略,遵循三宜三忌三避规律

夏至养生攻略,夏至过后该如何养生

今天是2022年6月21日,24节气中的夏至,至,是极的意思,意为日影长到终极,今日昼最长而夜最短,夏至为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意思是人的健康与天气气机密切相关。24节气中,夏至与冬至养为阴阳消长之际,意义重大,最宜养护调摄,稍有不慎,不是损阴,即是伤阳。

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热极而寒生,寒生百病重。夏至时节防病、养生需要注意啥?接下来,给大家带来一份夏至健康攻略,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三忌”“四宜”,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三避

知母堂中医馆:夏至养生攻略,遵循三宜三忌三避规律

夏至养生攻略,夏至过后该如何养生

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原则,即避暑、避湿、避寒,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1、避暑

《黄帝内经》有言:“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夏至时节,天地之气化而为,对人体损伤极大,应当采取一定的避暑措施。

不能长期在露天地曝晒,不能过度地劳动,应适当地纳凉,纳凉之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纳凉时间不宜过长。

其次,因火暑之性开泄,人体出汗较多,体液损失严重,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经常服用防暑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绿茶等等。

2、避湿

《黄帝内经》有言:“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夏至时节,也是湿土当令之时。

天气多阴雨绵绵,应保持室内干燥,降低室内的湿度;

饮食上可多食一些辛辣之品,如大葱、辣椒、绿豆、黄黍、鸡肉、桃等。

此外,湿气通于脾,此时易出现脾虚。可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粥,或用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炖肉服食,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3、避寒

中医认为,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最易感受风寒、风湿及湿热之邪,患上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防腹中寒: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不贪吃冷饮、冷食;二是睡觉时一定要盖“肚子”;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民间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是有一定道理的。防躯体寒,合理使用电扇和空调。防头、脚之寒,夏季不要用冷水洗头、冲脚,易导致各种疾病。


三忌

知母堂中医馆:夏至养生攻略,遵循三宜三忌三避规律

夏至养生攻略,夏至过后该如何养生

1、动忌大汗,徒耗阴气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夏季运动过量、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体。过度出汗还会造成脱水、中暑等症状。严重者,病邪透过出汗扩张的毛孔趁虚而入,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2、食忌大热,诱发心病

《黄帝内经》:“凡是心脏有病,愈于长夏。“夏季如果不注意饮食养生,就很容易诱发心病旧疾。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夏季“防火”尤为重要。

古人云:“火曰炎上”。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食物,五行都属火。夏至时节,尤其要注意家中。应禁忌热性的食物,日常穿着也不要太厚。

3、卧忌贪凉,百病损伤

人体在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寒气侵袭。

《琐碎录》说:“卧不可当风。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夏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炎热的季节,最忌讳睡觉时贪凉。睡梦中受寒,结果就是腹痛便稀,或者是浑身骨节、肌肉酸楚,对身体的损伤严重,故要避风而睡。


四宜

知母堂中医馆:夏至养生攻略,遵循三宜三忌三避规律

夏至养生攻略,夏至过后该如何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此时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顺应中医“春夏养阳”的特点。

1、宜晚睡早起

自夏至开始,天气渐热,到了中午,人容易觉得困倦乏力,精神不足,特别想睡觉。

这是因为,阳气宣散在外,中阳易于不足。此时适当睡个午觉,也不失于对身体的一种养护。

另外,夏至时昼长夜短,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大家可适当地晚睡早起,可在每日23点前入睡,次日5~6点钟起床,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2、宜多食酸咸

《黄帝内经》有言:“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至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

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饮食宜多食酸味。如小豆、桃李,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3、宜情志疏泄

夏至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节气。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心静则身安,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一定要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让情志得到疏泄。只有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4、宜适量运动

夏至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至养生药膳

知母堂中医馆:夏至养生攻略,遵循三宜三忌三避规律

夏至养生攻略,夏至过后该如何养生

荷叶茯苓粥

材料:荷叶1张(鲜荷叶较好,干茶叶也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放入冰糖即可。

作用: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苦瓜黄豆排骨煲

材料:苦瓜300克,黄豆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先将排骨焯水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用大火煮15分钟后改为小火,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作用: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益血补虚。

更多养生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开福区知母堂中医诊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夏至   黄帝内经   绿豆汤   知母   攻略   阳气   茯苓   损伤   时节   夏季   规律   饮食   医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