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引 言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的国策,旅游常常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被提及,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样板往往都具备旅游的功能,甚至就是以旅游为乡村经济的新引擎。然而,当各地为了乡村振兴,在乡村中大力发展旅游之后,却不见得都能获得成功。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奇创原创设计图,未来经许可不得转载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痛点在运营

01 “地产逻辑做乡村”

发展商以物业租售为主要盈利点,改造效率较高、收益有一定保障,但往往脱离了原住民。在这种逻辑下,以整村改造模式为典型,原住民退出,发展商长租宅基地或者购入位于乡村的商住用地,改造为商住物业再租售转手,辅以其他配套商住地块的地产收益。如成都幸福公社、无锡田园东方,本质上是打造度假别墅地产,并不在乡村振兴的语境内。

02 “流量不足难复制”

物业租售收益,往往需要很高的经营门槛,或是高流量、高消费,或是强区位、优环境,大部分乡村无法满足。昆山计家墩打造“精品宿集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位置在旅游流量巨大的长三角旅游核心区,依托优质旅游目的地苏州水乡,背靠“理想村”知名品牌,先行集聚七家高品质度假民宿,构建了具备垄断性、唯一性的乡村度假精品。计家墩获得的流量与收益,是其他项目较难复制的。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图片来源于高岭·中国村

03 “投入巨大慢回本”

精品项目即使收益好,但前期投资巨大,后期难以回本,只能依靠持有增值或者等待转手。以乡村精品民宿为代表,乡村基建、环境基础有限,高品质民宿投资较大、客房餐厅规模有限,精品酒店业本就是盈利困难的行业,而精品民宿又面临普通农家乐的竞争。即使是流量庞大、品牌优质、产品优秀的莫干山民宿,也和大理丽江民宿一样面临“泡沫化”危机;而更多新晋“网红民宿”依靠的则是不谋收益的“情怀”,以及地方政府的高额补贴。而且,在运营难以回本的前提下,转手也可能“有价无市”。

04 “补贴结束无发展”

不少乡村项目依靠补贴发展旅游或创意农业,运营专业性欠佳,发展成效有限、收益更有限,不可持续。大部分旅游流量不足、特色经济条件有限的乡村地区,因为相关补贴而启动了众多的业态、项目入驻,然而常常又因为低效的运营入不敷出,补贴结束之日就是项目结束之日。此类项目多见于前些年的家庭农场、创意农业园、现代农业园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补贴大潮兴起,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如火如荼。未来随着补贴减少,恐怕也会有一批“艺术家村”、“民宿村”、“田园综合体”面临不可持续的状况。

05 “状况频发难摆平”

乡村土地性质难调,乡村社会关系复杂,乡村发展政策易变,开发者、经营者、原住民的收益,都可能遭遇不确定的阻力。无论是土地属性、资源产权、政企民关系、利益分配连结、政策稳定性,在乡村都会比在城镇中会遭遇更多不确定性,时不时导致项目开发不如意、建设中断、运营受限、产权纷争、被迫整改等情况。乡村旅游项目“擦边球”、原住民“集体涨房租”、乡村旅游多方主体沟通协调受阻等状况频发。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图片来源于高岭·中国村

综上所述,为什么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做得好很难?做得好还可能不赚钱?赚钱了还可能活不久?归根到底是因为乡村运营难!首先,作为多年来旅游开发的主流逻辑,“地产逻辑”和“乡村振兴逻辑”存在冲突,同时在大部分乡村“玩不转”。而离开了“地产逻辑”,就是要拼运营,但乡村在区位、流量、基建、政策、法规、在地关系等方面,又比在城镇与景区中条件更为不利。因为乡村运营难,可能在开发建设之时遭遇重重困难而停摆,可能在投入运营之后入不敷出,还可能在取得一定成功之后发现并不能收回成本,或是在产权、政策等方面遭遇“暴雷”。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必须掌握三大点

01 前期谋划:“算好账,定模式,定门槛”

不是每个乡村都能做旅游,如果缺乏客观条件(特色、用地、产权、区位、流量潜力等),该放弃就放弃。

不是每个乡村都能有效益,在城市都已经出现“收缩型城市”的今天,即使客观条件允许,投入产出也很可能不可持续,一定要重视乡村振兴投入产出的可持续性,要在项目谋划的最前期,就做好效益测算和模式设计。

要把握好发展模式与商业逻辑,经营效益能否覆盖投入成本?如果难以覆盖,是否有条件以“地产逻辑”补偿?是否有政策补贴和优惠、公共性项目资金可以“借力”?业态的设计和配比,基建配套设施的部署,租售物业的配比,获得收益的方法,都需要做好测算。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图片来源于世界乡村旅游小镇

02 开发建设:坚持规建运一体化思维,运营前置

不但要运营指导规划、规划指导建设,还要做好全过程的一体化把控管理,否则或是建设好的项目缺乏运营条件,或是完美的策划在规划中“打折”、到建设时“折上加折”。

环境要高大上,产品可以接地气,一方面要引导公共资金投资的基础建设、生态环境、道路、村屋改造、“微田园”建设是“高大上”,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投资的经营性项目,一定要从运营角度出发,拒绝“大投资、小收益”的“门面项目”,欢迎“轻体量、少占地、多流量”的项目。

03 乡村运营:各负其责,统筹协同

不是专业大牛就能做好乡村运营,乡村的在地运营,一定需要在地的本土才俊。

外来者要发挥外来者的优势,运营方不要把重心放在和村民“抢餐饮生意”这样的“分蛋糕”,而要把重心放在合纵连横、渠道拓展等“做大蛋糕”的工作上。

各负其责,也需要统筹协同,运营方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好政府、居民关系,也要积极主动地引导政府、居民做好他们责任内的事。


相 关 链 接

点 击 图 片 进 行 阅 读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奇创助力瓶窑老街获评浙江省 “微改造、精提升”2021年度实践案例最佳案例奖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喜报 | 奇创旅游集团中标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世界乡村旅游小镇景区运营项目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奇创旅游集团中标宁海县汶溪流域综合开发一期项目工程总承包及运营(EPCO)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奇创旅游集团助力景德镇高岭·中国村盛大开园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运营痛点如何击破?

喜讯 | 吉州窑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本文为奇创原创内容,作者林汉霏,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助力   乡村   旅游   原住民   收益   逻辑   流量   项目   精品   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