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提起京西古道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潭王路也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红打卡处,但说起北岭却鲜有人知。

东起大小峰口鞍,西到王平口,绝石梁 赵台口 尖坨以北,南涧村以南,那可都是北岭乡的管辖范围,北岭乡政府驻北岭村!北岭乡共辖十五个行政村,这些村庄分布在九龙山西麓,花儿沟东西两侧,王平沟(平安沟)南北的上部,潭王路(G234)自南(赵台口)至北(南涧沟)穿越全境。京西古道玉河段自东往西横穿,村间古道相连。自古为京西煤田的核心区域。

花儿沟南起风口鞍北到南涧村总长约8公里,北段2公里叫南涧沟(当然当地人每段都有它不同的叫法),以南6公里左右花儿沟,因山谷内从春至秋山花烂漫而得名。九龙山西麓,花儿沟以东,自南至北分布着五个行政村,被称为东五村,它们依次是黄石港、抢风坡、黄土台、平地和大窖。

从王平村到王平口,这条大沟叫王平沟,古今煤矿窑口众多,经常出事,人们期盼平安,故称平安沟,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花儿沟以西,王平沟(平安沟)上部两侧,分布着十个行政村,当地人称为西十村(现为永定镇辖南北社区),它们分别是十字道村、白道子村、瓜草地村、北岭村、王平口村(以上五村现为永定南社区)、安家滩村、官道村、南岭村、小店子村、焦家岭村(现为永定北社区)。

北岭十五村建村都不晚于明代,古道如同彩色的丝带,十五个村就像丝带上串起来的十五颗明珠。那真是村村有故事处处有能人。

北岭地区原有大大小小二十几个村庄,最初都是聚族成村农桑为主,后因煤田开发利用诞生了以商旅为主的京西古道,又因古道产生了村庄(如小店子、十字道),古道不断延伸串起了所有村庄。煤田开发也造成了地下水匮乏,环境破坏严重,村庄一直处不断的搬迁整合之中,上世纪七十年代逐渐稳定成十五个行政村。但地处群山之中,古今煤矿窑口众多环境恶劣,吃水难就学难就医难交通难一直困扰着广大村民,同时也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先是东五村转户分散于门头沟王平永定,后是西十村整体搬迁至永定建立南北社区。2000年北岭乡连同十五村建制已撤销。原北岭地区已成为永定镇的新飞地(人大部分归了永定镇,土地山场自然也归了永定镇管辖)?

2011年5月潭王路完成铺油,2015底王平下穿大台铁路桥完工,2019年京西所有煤矿停止生产。2004年南区在瓜草地建成琨璎山庄,2005年北区建成了安家滩生态观光园。现在北岭地区山越来越青水水越来越秀,生态越来越好!走古道,看关城,寻古村,探铁坨,穿花沟,露营溜娃等在疫情之下正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峰口庵、十字道、王平口三关城,古道奇观蹄窝,瀑布天梯瓜草地,蜿蜒盘旋潭王路,神秘莫测铁驼山,抢风坡的古槐影壁,鸡犬相闻的黄石港老物件众多的村史馆等等都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门头沟人(主要是北岭地区的人)自己编的书(不知道是否公开发行) 《古今北岭》,它详尽的介绍了北岭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地貌风土人情,读了它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门头沟,了解京西古道,了解京西革命老区,了解在此生生不息顽强抗争的“山里人”,愿北岭人日子越过越好,愿所有人平安喜乐安康!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古道西风之北岭今昔

北岭人虽然搬走了(这对他们和他们的子女是大好事),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也许将来地图上再也查不到那些耳熟能详或名不见经传的村庄,但青山还在绿水长流,古道还在,历史长存。

2022.6.23于京西马鞍山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门头沟   古道   永定   黄石   煤田   今昔   行政村   平安   西风   村庄   花儿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