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导语:从古至今却有太多的人一直在追求着长生不老,即便是自己的躯体死亡了,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思想,权力等流传万世。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然而,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付出不少代价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可用尽了毕生精力也无法找到长生秘诀!

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帝王将相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法,然而费尽心机后,却谁也没能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现代,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长生不老的虚幻妄想也许已经抛弃了,看待自身的寿命问题也更为理智,但是,对于“活得更久一点”的执着还是有的!

人类寿命:

对于人类而言,自然是希望寿命越长越好,甚至有些人幻想着自己能活几百岁、几千岁。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其实人类的平均寿命并不长,地球上有不少生物的寿命要远超人类。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到目前为之,世界上有记录的最长寿者是生于1875年、享年122岁的法国人Jeanne Calment,排名第二的是于1999年12月去世、享年119岁的美国人Sarah Knauss。

但很可惜的是这二位仅是个例,因为大多数的超级百岁老人(即岁数 110岁)一般情况下只能活到117岁,就连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超级百岁老人也不过1700人而已。

从科学理论上说:

哺乳动物的寿命为性成熟年龄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年龄为14-15岁,人的寿命就应该是110岁一150岁左右。

按生长期来推算,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岁一25岁,人的寿命就应该在140岁一150岁(注:智齿长成,骨髓闭合是停止生长的标志)。

按细胞分裂次数理论(DNA端粒丢失学说):人的细胞平均分裂为50次后就会由于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失去功能造成细胞死亡。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人的细胞分裂周期约2.4年左右。如此推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一130岁。

人体由60多万亿细胞组成,每天右1%细胞新生和死亡,即每天约有7000亿个细胞生死,这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

那么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哪些呢?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端粒的不断缩短,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的作用是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融化和退化,并防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脱落。

端粒会随着细胞的每一次分裂不断缩短,当它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寿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如果端粒的速度能够大幅放缓,那么理论上人类的寿命也就可以得到大幅的增长,或者我们可以将缩短的端粒重新激活到婴儿状态,恢复细胞的分裂,也可以实现增寿的目的。

总结:世界卫生组织归结了影响人类寿命的5个因素,其中15%是先天遗传,10%归结于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7%则是天气灾害,地震等,剩下的60%归属于个人,其中就包含不健康饮食引起的各种疾病。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生活中即便是一个人拥有着长寿的基因,那么也要注意自身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一定不要过于放纵自己,不要糟践自己的身体,可能寿命会延长的更久。

当然,睡眠和运动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研究证明:运动的时间越多,身体就越需要睡眠,锻炼改善睡眠是比药物都更有效的方式。

睡眠既能保存能量和让肌肉功能得到补充,睡眠能让人们恢复神清气爽的精神状态,睡眠能让人们恢复斗志昂扬精神抖擞的面貌,运动也不例外!

其实,如果想要长寿的身体?还要坚持生活中的这两件小事,不妨了解一下!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第一:好心态

关于心态的重要性,哈佛大学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发现,与不那么乐观的人相比,乐观的人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呼吸道疾病和感染等主要死因的风险要小得多。

数据进一步细分——乐观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了16%,死于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8%,死于中风的风险降低了39%,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降低了38%,死于感染的风险降低了52%。

可见,好的心态在帮助人们减少患病的风险,以及延长寿命方面是有帮助的。

心态对寿命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虽然影响寿命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心态在影响寿命多种多样的因素当中,即使不是数一也是数二。

心态好的老年人几乎没有烦心事,不仅认识到这一辈子除了生与死以外,其余的痛苦基本上可以算作擦伤,而且会在余生身体力行。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既不会受别人的气又不会生别人的气,在身外远离让生你气的人,在内心把糟糕的情绪消除的萌芽的阶段,由此从内到外心平气和,既会感觉到怡然自得,又会在脸庞洋溢出舒心的笑容。

总而言之,心态好的老年人不一定会长寿,可是长寿的老年人极有可能具备良好的心态。

第二:饮食合理

健康饮食永远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不二法宝,毕竟食物作为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只有吃进去的食物健康,我们才能获得健康。

此外,不合理的饮食或不平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物质的缺乏,而这些营养物质对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无论是保持体型,还是延长寿命,都至关重要。

这是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的膳食宝塔,大体上来说有这些原则:

适当的总热量,正好维持正常体重;

碳水化合物提供一半的热量,提倡多吃一些全谷物、薯类、豆类主食;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一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充足的优质蛋白,鱼虾、蛋类、奶制品、豆制品、适量白肉和红肉;

每天吃一小把各种坚果;

低盐、低游离糖饮食。

具体内容大家可以自己在网上找,要提醒大家的是,健康饮食绝对不是一味少吃,而是要吃对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结语:

我们普通人如果想要长久地活下去,最必要的就是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一定要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即使不会如同上文的长寿老人一般有着一百多岁的高寿,也会在晚年健健康康,少病少痛。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2件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长寿   长生不老   坦言   寿命   小事   睡眠   细胞   心态   因素   人类   医生   风险   端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