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旅游风靡一时背后不能忽视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文旅消费呈现出显著的本地化、小半径的特征。在过去的清明和五一假期,“露营”成为国内度假顶流,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出现“露营”刷屏,由露营衍生出的“露营经济”逐渐火爆。伴随着这股露营风,精致露营、野餐、野炊等新兴出游方式,开始成为市民文旅消费新热点,那么露营为什么突然火爆起来?火爆背后存在着哪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后续应该怎样健康地发展?

露营旅游风靡一时背后不能忽视的问题

露营为什么火爆起来?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168亿元,复合增长率13.9%。2021年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长率达78%,市场规模达299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354.6亿元。

居民消费升级是根本

在巨大的露营热情背后是群众旺盛的出游需求,呈现着我国居民可观的消费升级潜力。露营热是人们对诗和远方的追求,反映出人们消费升级的愿望。“景点打卡”的旅行模式被游客逐渐抛弃,更加青睐体验性强的露营旅游,露营已经从小众往大众消费、个性化、家庭化的趋势变化。

疫情影响是直接原因

在疫情局势影响下,游客的跨国流动、跨省及跨市流动都受到限制,当前我国文旅消费本地化、周边化特征明显,催生了精致露营、郊游、亲子游等短距离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也给当前跨区域流动带来了消费活力和增长力。

露营旅游风靡一时背后不能忽视的问题

社交媒体营销是助推器

社交媒体的包装以及旅游达人的推广让露营以亲近自然、同好社交、健康生活等文化标签快速走向大众化,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让露营迅速火爆起来。数据显示,到2022年3月,小红书平台上露营相关笔记数量又同比2021年增长超过5倍。携程数据2022年1月至4月上旬,通过携程报名露营游的用户数量是2021年全年的5倍以上。

年轻群体是露营火爆的引领者

《2021Z世代露营式社交白皮书》显示,在当前的露营群体中,“95后”占比最高,约占总人数的32.8%。飞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的露营消费群体中,90后年轻用户和80后亲子人群是露营消费的主力军,占比近9成。他们是消费潮流的引领者,他们希望通过露营逃离城市,亲近自然,在无压力的环境下真诚交流,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露营旅游风靡一时背后不能忽视的问题

露营火爆背后有什么不能忽视的问题?

露营这种新兴旅游业态处于探索发展期,不免生出“成长的烦恼”。伴随着“露营热”的兴起,也暴露出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和弊端,博为国际认为目前露营旅游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露营制度不完善

露营作为一种文旅新业态,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进行规范。国内虽出台了《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GB/T31710-2015),但是仅作为推荐性标准,不能对露营地建设形成强制性和法规性的约束。露营地的建设和运营缺乏规范的指引,将容易引发产品质量不高和安全问题。

露营场地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部分露营地规模和品质良莠不齐,一些露营地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缺乏卫生间、洗浴间、垃圾处理、自动贩卖机等生活设施。此外,很多景点本身不是露营,不具备“露营”条件,但是也被作为露营地开放,基础设施的缺乏会导致置身“露营热”中的游客停留在初级体验阶段,影响体验质量。

露营安全不重视

野外露营的安全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一方面是部分游客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林场、保护区、峡谷等高风险区域,安全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自发露营活动加上缺乏基本的户外生活经验及安全意识,露营地中明火烧烤、毒虫叮咬、泥石流等有可能招致意外灾害。此外,帐篷搭建、户外防护、应急管理等知识也未得到普及。

露营文明未普及

露营过程中游客从过去的远距离观赏、固定路线游览转为在景区长时间的游憩、停留、过夜。而现阶段露营热背后的软件没有跟上来,游客文明露营的意识不够强烈,主要表现在野外注意防范火灾、露营游客过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等等,都超出景区和保护区原有的承受范围,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公共管理成本。

露营火爆后怎么健康发展?

在疫情发展不明朗的情况下,露营旅游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是游客重要的出游方式之一,博为国际总结多年的旅游规划策划的经验,认为在发展“露营经济”的同时,要重视问题的解决,为“露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露营行业规范

完善露营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促进露营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规范露营地供电、供水、救生、消防等基础服务设施要求,同时制定露营营地星级评价标准,形成完整的营地分级管理体系,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户外露营应急机制。

完善露营地基础设施

完善相关安全保障设施、意外事故以及医疗服务设施,安全保障是露营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只有为游客营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出游环境,提升露营旅游规范,才能为行业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丰富的露营产品和业态

露营涉及体育、文化、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应积极探索“露营+”的模式,促进露营旅游与体育、文化、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多样化、定制化的露营产品及服务,丰富游客体验。

树立文明露营文化

通过开展露营科普教育、开始露营课程等措施,引导露营者树立文化旅游生态观,培养真正的户外爱好者,倡导拥抱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露营文化,鼓励露营爱好者爱护露营地的生态环境,消除露营活动对生态带来的消极影响。

本文由 博为国际 邓家超 原创 转载请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旅游   营地   疫情   生态环境   社交   火爆   设施   游客   自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