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摘要:

1、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想要把事情办好,都脱离不了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清楚自己的立场,知道自己想干嘛/想要什么;其二是清楚对方的立场,知道对方想干什么/想要什么。

只有真正弄明白了这两件事,你才会知道你自己该维护、该争取哪些东西,又该/能为别人带来什么利益,如此,别人才会用乐意“合作”的态度来面对你。

2、亲子之间也一样,你迫切地希望孩子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多掌握一些有用的信息,让孩子成才独立,是天下父母们最想要办成的一件事情。可往往孩子们就是不愿意配合,不听你的、甚至很叛逆,你说东,它偏往西。

或许并不是他真的“没良心”和“不上进”,多数时候只是因为你不够了解他的需求,你不能把他的需求和你的需求“捆绑”到一起。

3、任何的人际关系,都是一种博弈,只不过在亲子关系中,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都会导致一个必然结局:在这场博弈中没有“最终赢家”。

想要“赢得胜利",或者说达成共赢,前提是你得“知己知彼”——你得真正了解规律、了解孩子且了解你自己!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文 | 陈老实YOLO

编辑 | 神逗奶爸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别人不配合你,是有原因的

生活中我们多少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明明是一件对大家都好的事情,你极力想要办成,但与之相关的人却并不跟你一样上心,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跟你对着干、通过各种方式来阻碍和拖延。

这里的“相关人等”包含我们的老板、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配偶甚至是我们的孩子。

比如你的老板就是护着公司里爱拍马屁的那个“搅屎棍”、你的同事总是不能按你的要求完成工作、你的项目合作人总是故意找借口拖慢进度、你的老公总是不上进、你的老婆总是“不称心”、你的孩子总是不听“老人言”甚至跟你对着干 ……

刚入社会的职业青年可能还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会觉得别人都很奇葩,抱怨老板没眼光、同事不给力、客户是HanPi……

但稍有阅历的人都知道,别人的不配合、不积极、不努力并不是别人真的很“垃圾”,而是你没有恰到好处地满足别人的利益。

很正常啊,风头由你出、奖金由你拿、提成由你得,我跟你合作连汤都没得喝,干嘛要跟你卖命?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不管在哪个环境,身边的每一个成员,无论是什么角色都代表着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如果一味地只考虑自己,不懂互相支持,你的生活可能就是“人间地狱”。

而那些业务做得好的人、那些在各方面都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往往都练就了看穿他人需求并能适当给予满足的本能。

有人说,我了解啊!我善于洞察人性,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可是他们就是真的不行啊!我老公就是不上进、没有责任心,我老婆就是索取无度只顾自己,我孩子就是不懂事、顽皮、叛逆,想想就头疼!

我很遗憾地告诉你:如果你进了这样的公司遇到这样的老板和同事、如果你招了这样的员工、娶了这样的老婆嫁了这样的老公,那只能是你的眼光和实力出了问题。

但如果你养出了这样的孩子,那就是你的思维和方法有问题——比如你是否有些“自以为是”了,或许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做父母,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做好父母,机会却只有一次

我不是什么职场专家,我没有什么特别风光的履历,我初入职场的时候可能还不如你,以前一样是个“愣头青”,一样遇到过类似的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

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人生路很长,我能接受以前傻傻的自己,走过的那些弯路就当是试错成本吧,吃过的那些亏就当是成长的代价吧,生活不总是在逼着我们学习么?

我只是一位普通的丈夫/父亲,并且是第一次做丈夫/父亲,当我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之后,我第一次对以前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关于家庭、关于孩子,我根本就没有了试错空间!

夫妻之间的一次隔阂,可能被念叨一辈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也能将就过日子。

但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无论是“错过了”还是“做错了”,都很难挽回。

就算那十分少有的“浪子回头”,也都沉淀着无数的辛酸和眼泪。

是的,我只是越来越感受到:做父母,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做好的父母,机会却只有一次!

对于少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的我来说,做了父亲之后,就一直是战战兢兢的状态,我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为了“不错过”,我甚至辞职在家带娃;为了“不做错”,我每晚都在“补课”。

我应该还算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孩子不到三岁的时候,我偶尔读到了孩子妈妈以前淘来的却一直被蒙尘的一本书:《从出生到独立》。

我当时翻了几页之后觉得“不过如此”,甚至有种“还没有自己理解得深刻”的感觉,便也没有在意了,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懂得够多。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可是,孩子慢慢长大,我心中的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越来越严重了,有时候看着孩子身上的一些坏毛病,就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我也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也会有对自己不够严苛的时候,这些东西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貌似都有我的过错。

那是儿子第一次跟我发脾气甚至扑上来打我的时候,仅仅是因为我不小心弄破了他从幼儿园带回来的气球!

他哭得很伤心闹得很厉害,怎么解释都不行,我第一次手足无措。

身边有很多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我知道,你跟他好好说,他不会当回事的,除非你凶他或者揍他!不管你怎么处理,你都会心疼——心疼孩子或者心疼你自己。

我想很多父母都跟我一样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时刻,我们为孩子的付出可以说是感佩人心的,但是孩子越来越大,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我们认为的)对我们加以指责,你会五味杂陈、你会手足无措。

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在网络上谴责自己父母的人,何其之多?

“你根本不爱、不会爱、不懂爱……你为什么要生我!”

跟你第一次做孩子一样,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啊。

那天晚上,我再一次翻开了这本书,我的阅读效率一直很高,大概晚上两点多的时候,我便读了一大半。

我觉得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我还不够懂孩子,我并不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比如那个气球对他来说为何如此重要?重要到要跟他爸爸翻脸的程度?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你值得细读

我们爱孩子,定然为其计深远,我们会要求孩子干很多他不愿意干的事情,多数时候我们很难让孩子的想法跟我们的期望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明明我们是为他好的,可他就是不理解、不愿意配合、不愿意努力,有时候甚至跟你大闹情绪。

种“狗咬吕洞宾”的感觉会促使你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然后引得孩子愈发地不愿意搭理你,到一定的年龄甚至会非常叛逆,你说东,他偏往西……

真的是孩子们不懂感恩吗?还是我们的付出并非孩子所愿?

还记得那个贴心善良的小家伙吗?还记得他让你感动的那些时刻吗?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又如何在孩子乐意“合作”的前提下实现自己对孩子的某种期待?

当我们拿孩子没有办法的时候、当我们在纠结要不要对孩子发一次脾气或者“揍孩子一顿”的时候、当我们拿捏不好分寸的时候,这本书或许都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引。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这本书有两条主线:

其一是从孩子的“成长规律”角度道出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并对父母在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分析并给出建议;

其二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阐明家庭在不同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并对家庭在各阶段面临的困难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呈现并给出解决方案。

如从孩子生命最初的“建立安全感”到“培养好习惯”及“青春期的逆反”,再到“离家阶段”的困难(双方的心理依赖),本书都会逐一解析。

最基本的目的是让父母能够“知己知彼”,了解孩子并且了解自己,不至于在养娃过程中过于慌乱和焦虑。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你才有机会用自己的爱帮助孩子成长为你想要的那个健康、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父母最想要办成的,不就是这件事情吗?

所以,如果你是家长,《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这本书,一定要抽空读一读!

当然,如果您是教师、心理学工作者或者心理学爱好者,看看绝对没有错。

PS:可点击文末链接了解和下单,最近专门找的,新上架商品,感谢支持正版!

《从出生到独立》 45 购买

——END——

你可知道:孩子为何总是“不听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孩子   心理学   同事   父亲   事情   父母   独立   老板   阶段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