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个药,让难吃中药变可口,中药口味调配方法


加一个药,让难吃中药变可口,中药口味调配方法

甜叶菊

甜叶菊,味甘、性平,比甘草甘甜百倍以上,归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脾经,是升降中气的第一要药,利十二经之升降,是调和百药口味之王。


我家使用这位药,也是因为外祖父生病,而偶然发现甜叶菊的神奇功效,才作为本家中药配伍进行保密使用。长期大量临床的在中药配伍中使用甜叶菊,同一配方,添加过甜叶菊的中药,其功效可提升三倍以上。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特别是对失眠导致心神不安的患者,添加此物后功效大增,睡眠改善特别好。心为君主之官,且心主神明,心神安则气血和,气血和则健康,所以,古人有“心平气和”之感。“甜叶菊”有安心神之功,故心神安则气血和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运化失常,则五脏六腑失养,阴阳失调,故疾病难愈也。


自此,甜叶菊配伍中药成了我家提升治病效果的秘而不宣的杀手锏。患者吃了我们的中药汤剂,再也吃不惯别的中医开的中药汤剂。因为其他中医开的中药汤剂口味实在太苦。


甜叶菊,叶青色纯,开水冲泡颜色淡黄,甘甜美味使人醒神开窍,白天饮之有醒神开窍之功,晚上饮之有安神助眠之效!见之使人心旷神怡,饮之使人如痴如醉,可四季当茶饮服,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充盈中气。虽生津止渴,但无聚湿、助湿之害。


热能除寒,寒能降热,苦能燥湿,辛能散湿热,甘能和百味。甜叶菊配伍中药之妙,苦药配之平其苦;寒药配之降其寒;热药配之缓其热;辛药配之缓其辛;咸药配之缓其咸。可使大热、大寒、大苦、大辛、大咸之药无伤脾胃中气,助其直达脏器,各显其效。实为百草“帅”首。


甜叶菊与气升之药配伍,则助气升;与气浮之药配伍,则助气浮;与气降之药配伍,则助气降;与气沉之药配伍,则助气沉。与肝木之药配伍,则助肝木之气疏泄;与肺金之药配伍,则助肺金之气收敛肃降;与心火之药配伍,则助心火之气煊通;与肾水之药配伍,则助肾水之气封藏;与脾土之药配伍,则助脾土之气运化。妙哉,妙哉。


甜叶菊与百药配伍,百利却无一害。外感风、寒、湿、热、燥、火;内伤情志、饮食、起居、房劳致病,均可作为统帅御驾诸药。


此乃外祖父用甜叶菊临床至今60余年经验之秘。如果脾湿体湿,甘草犹有助湿之弊,然甜叶菊则无致湿之弊病。百草配之甜叶菊一物,百利而无一害也!


甜叶菊每年可以采收三到四次,在采收时就必须进行正确的清洗,因为采收时按照规范要求清洗,湿的叶子清洗时不会影响效果。为了保证使用质量,晒干后应立即用食品袋进行真空包装备用。使用时不能进行清洗,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


中药配伍方法,任何疾病,均可配伍此药,本药使用剂量为3〜10克。待其他中药煎熬好后,去掉药渣,把甜叶菊置于已经煎熬好的中药汤液中同煎10分钟即可。


按照以上方法采收的甜叶菊,配伍到中药汤剂里面,

口味清香、甘甜、纯正,饮服中药汤剂,就好像口服可乐一样,心里毫无厌恶之感,使患者服药而感到心情快乐,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本文摘自《鲜为人知的中药特效应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编著/唐靖尧,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否则责任自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药   汤剂   生津止渴   外祖父   心火   气血   甘甜   难吃   心神   可口   功效   口味   患者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