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应尊重老百姓自愿退休、自愿生育的意愿

李稻葵:应尊重老百姓自愿退休、自愿生育的意愿

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召开,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发表演讲,在接受时间财经采访时,他就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进行了重要论述。

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的人口的绝对增长到2030年就见顶了,也许还会更早。那中国的人口总量到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就会下降了呢?李稻葵不认同这一观点。

他测量发现,尽管中国的人口总量在2030年或者更早前见顶,与此相关的适龄劳动人口的总量可能已经基本上见底了,但是人均的健康水平在提高。每一位中国公民,通过经济发展,从1949年至今平均每年增加99天的寿命,这个数值是可以预见的,且这一数值的增长显然并不慢。

同时,中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提高,大学已经达到50%左右的毛入学率。如果把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综合在一起考虑的话,那中国整体的人力资源总量在上升。

人力资源是考虑了人口质量、健康水平等因素,可以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总供给的时间。中国的这个人力资源量是上升的,一直到2050年都不会下降。据李稻葵推算,如果按照2020年的人口当量计算,到2050年,中国总的人力资源当量相当于17亿人口,高于目前的14亿,继续涨的主要机制就是教育和健康。

潜力是有的,但是怎么释放这个这么不断上升的人力资源总量呢?李稻葵认为关键一条是一定要要尊重老百姓自愿退休的意愿,自愿退出的意愿就是,如果谁到了55或者60以后愿意工作,可以继续工作,相应的工资、养老金,等真正退休之后还要适当的提高一点。如果这个机制能够进行、能落地的话,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会提高。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一定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继续教育。如说十年前大学毕业的人,他的一些技能需要更新了,这种继续教育也要相应提高的。

提高继续教育的好处不仅是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继续教育发展得好的话,那么事实上就把教育的赛道给拉长了,而不像现在家长普遍都很焦虑,害怕小孩儿输在起跑线上,从整个社会来讲是非理性的,大家都集中在教育的前期大量投入,后期不投入。

国家层面应该在继续教育层面加大投入,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氛围。即便一个人上大学不太好,但是可以经过持续努力,持续受教育,在大学毕业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不断上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同样能够提高工作能力,让事业不断上升。

李稻葵:应尊重老百姓自愿退休、自愿生育的意愿

李稻葵还提到生育问题时称,“生育问题上,说到底一定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

想生两个很好,想生三个也欢迎,不生也可以,但是首先一定要尊重百姓的意愿。不能把生育这件事情当成工具,当成说是维系经济增长的工具这样一种说法。经济增长还不是为了每个人创造更好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吗?不要讨论二胎好,三胎好,四胎好,这些讨论我觉得恐怕意义不是很大。”(北京时间财经 陈世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意愿   当量   继续教育   中国   总量   老百姓   人口   水平   人力资源   社会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