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都说孩子是“两脚吞金兽”,老母亲们在养娃时,自然是能省则省。

尤其在衣服的开销上,一方面孩子还小的时候,基本没什么“美丑”的概念,另一方面孩子发育速度太快,新买的衣服才穿过一季,再拿出来时就已经套不上了,实在有些浪费。

于是有些宝妈为了节省开支,恰好亲朋好友又有些孩子穿过的旧衣服,就会拿回家挑挑拣拣,给自家娃穿上。

然而,给孩子穿旧衣服真的合适吗?

一些老人家或许会认为,“旧衣服是‘百家衣’,孩子穿了有福气”。

但从心理学上来说,给娃穿旧衣服可谓“百害而无一利”,至少在这4个方面都有影响,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家长永远也不该给孩子穿旧衣服。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长大后可能会“过度代偿”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过度代偿”,意思是指某人不仅要弥补某方面的不足,实现正常的补偿,还要努力使这种补偿超出正常限度,满足自身的心理缺失。

记得有网友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差,但小时候妈妈一直把表姐的衣服拿给她穿,有次她穿着表姐的旧衣服去学校,因为后面划开了一个口子,还被同学们嘲笑了一番。

等长大后,她开始疯狂地买衣服,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几乎所有工资都花在了穿衣打扮上,有些衣服即便不是很喜欢,也会花钱买回来放进衣柜里。

而之所以她会出现这种行为,正是因为“过度代偿”心理在作怪,童年时穿新衣服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成年后就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过度补偿自身的心理缺失。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破坏孩子的“控制感”

父母给孩子穿二手衣服,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控制行为:父母给什么衣服,孩子就穿什么,他们没有对衣服样式、颜色等特点的选择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控制感”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心理需求之一,也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拥有“控制感”的人会更有安全感,认为自身的命运、人生轨迹是可控的。

而如果孩子一直被动接受父母的安排,不得不穿旧衣服,很容易对其“控制感”造成破坏,久而久之,会呈现出顺从、缺乏主见、不够独立的性格特点,习惯于盲从。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会逐渐建立自身的审美观念,有很强的“自尊心”。

尤其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从家庭环境步入集体环境中学习生活时,自尊心更是会被进一步放大。

而在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名为“晕轮效应”,意思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给对方留下了比较差的印象,就会掩盖他人对自身其他美好品质的了解。

一旦孩子经常穿旧衣服上学,即便他自身对穿旧衣服并不在意,但身处集体之中,很容易被小伙伴给予一些不太好的评价,久而久之,很可能导致自尊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不利于养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一般来说,孩子在2岁到5岁左右会来到“审美敏感期”,此时他们对于事物的外在格外注重,对穿衣服也会有自身的标准和审美需求。

比如大家会突然发现,女儿突然迷恋妈妈的高跟鞋、口红,甚至会忍不住自己尝试一番,儿子则是突然开始留意自身的发型、衣服,这都是来到“审美敏感期”的表现。

而一旦家长经常给娃穿旧衣服,使孩子失去选择的机会,没有挑剔衣服美丑的权利,很容易影响其审美观的建立,审美能力发展出现偏差,对美或丑不够敏感。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审美比较“奇葩”的朋友,自己给自身的穿衣打扮打满分,其他人却很难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审美敏感期”时,父母没有进行正确引导。

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帮娃顺利度过“审美敏感期”,应该是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而非我们觉得“漂亮”的衣服,关键在于给予孩子选择权,让孩子逐步建立美与丑的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永远别给孩子穿旧衣服,从心理学上讲,这4个危害难避免

歪妈结语:

虽然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给孩子穿衣服的问题上,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妥协,否则一味给娃穿旧衣服,很容易给孩子心里罩上一层不良的阴影。

今日话题:你会给娃穿旧衣服吗?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美丑   选择权   审美观   自尊心   心理学   敏感   衣服   父母   概念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