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辑|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这个假期不妨走出家门 试试营地旅行

这个五一假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原本的出行计划取消,但又觉得不能辜负这大好春光。于是驱车70公里,前往了位于怀柔的九渡河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营地旅行。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走进森林 寻找自然的真相

最近露营非常火,如果你留心朋友圈,会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露营大军,从装备采购到风景大片,“精致露营照”正在席卷你的生活圈。

但说到营地教育,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停留在观望和浅尝辄止的阶段,毕竟自己都无法经验十足的东西,更不敢带着孩子去“冒险”了。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全球公认教育水平第一的芬兰,时常把课堂放进森林里。孩子在大自然中,不是简单地呼吸新鲜空气,不是用绿色养眼,更不是满林子乱跑。而是在老师的带动下,有目的地调动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具体地去观察、倾听、触摸、感受,通过感官的接触,对大自然形成亲切直观的认识。

在北美,露营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暑期行程,在美国的1万个营地里,每年至少要接待1000万青少年的到访。

在美国人眼里,露营是培养冒险精神的绝佳场所。而这种精神,又和这些青少年长大后所拥有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实现了梦幻联动。不管是喜欢冒险的美国人,还是喜欢自然的北欧人,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放眼全球,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正在拥有更加综合的能力,而他们也将成为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孩子的成长在于理解他人

在封闭的营地里,教育的场景发生在每个角落。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可以随处摸爬滚打的草坪、小众的皮划艇运动、甚至是木工坊里的船桨制作,都会让孩子由衷爱上。

但这些风光,并非营地教育的最大魅力。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真正让我深受感触的,是在营地生活里遇到的人们。

当我们第一次搭帐篷不知如何下手时,路过的女孩会自告奋勇地过来帮忙,别看她身材瘦弱,却充满户外生活经验;当我们第一次在岸边尝试登上皮划艇时,从水中上岸的大男孩,热心地指导我们操作事项,尽管他本人也是体验者之一。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营地里,互帮互助简直是生活的常态,而这种人际交往的过程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身边这位4岁半的男孩。我发现回到帐篷区的他,也开始尝试和大人一起打地钉,嘴中经常嘟囔着“我来”,似乎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在这一刻被激发的,而并非与生俱来。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因为在营地里被年长的哥哥姐姐照顾过,所以回到平时的生活里,他也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和与人交谈。我们不能很明确地表示在每次营地生活后,孩子能获得如何具体的能力;但能知道的是,他在这样的生活里,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法。

亲子营地课堂之外的自我表达

在放假前的一周里,密集去教育部开了两场发布会:一场是关于最新的义务教育方案发布会;一场是关于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

前者将于今年秋季入学时开始进行全新课程方案,后者也于五一之后正式修法。前者的重点是更加综合地评价和培养中小学生,后者告诉我们,初中之后不再简单地职普分流,而是在顶层架构上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同样的人才上升通道。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两项重磅政策的联动性,让我不得不思考,眼下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体育课和劳动课,在我们读书的年代里以各种花式的理由缺席。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的变革已然发生,人才的选拔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就当许多家长仍深陷“双减”焦虑而茫然无措时,有些先知先觉者早已经开始行动。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营地生活的午间,我和两个营地里的孩子攀谈了起来,才知道他们都是户外生活的“老手”,不仅体验过黄河漂流、也去过青海湖骑行。而此次在京郊的封闭营地里尝试皮划艇,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也不在话下。随口问起他们的学校,一位来自北京最“难进”的国际学校,一位来自北京特级教师最多的某某中学。

到底是因为他们进入了这些学校,才拥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还是因为他们拥有了类似的生活体验,才会被这些知名的学校青睐?

如果我是校长,肯定也会很喜欢这样的孩子们:善于表达、擅于沟通且乐于助人,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说起话来逻辑缜密头头是道.......

就在我陷入到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时,他们身后的父母正在忙碌着准备下午的烧烤架,在几家人井然有序的合作分工里,家庭和个人都在实现这样的自我表达:

“我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此刻我突然意识到,营地教育从不会在每次具体的体验营结束后马上给你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经历过营地教育的孩子,早已在各种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变。

五一特辑 当我们谈论营地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短暂的营地生活结束了,但我知道属于我们的营地教育才刚刚开始。

下个假期,我们营地见!

北京商报教育频道主编

程铭劼文并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营地   皮划艇   美国人   潜移默化   特辑   北京   假期   发生   孩子   学校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