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俗语一直流传至今,在这其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直以来人对善良的追求,它就像是刻在我们内心深处一般指引着我们前进。可是让我们仔细思考“善真的有善报么?”如今的社会在许多人看来善良似乎成为了贬义词,他们认为善良老实就意味着甘愿受人欺负,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善有善报”。今天我们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善良的人遭到骗子欺骗最终选择跳楼自杀的故事。这个故事阴暗而且令人窒息,看似恰恰印证了“善无善报”这一观点,但实际上真是如此么?如果这个善良的老人能够起死回生,我们仍然相信他一定不会后悔之前所做的决定,也不会放弃那让他魂牵梦绕的事业。虽然他的结局让人遗憾,让人认为他的命运没有得到“善报”,可是我们将目光放在他那些曾经资助过的学生身上,他们在面临人生无法选择老人给予他们的光和希望,这些光和希望永远也不会忘记老人的贡献。这是一个悲剧式的故事,但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脊梁的希望传承。那么这个老人究竟是谁呢?他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又是如何被骗的呢?

跳楼风波

在2006年冬天的武汉,冷风仍旧在肆虐着,同样内心感到寒冷的还有家住在武汉的江诗信老人。今年江诗信已经七十一岁了,按理说这个年纪早就应该已经退休了,但是在退休后他找到了能够让他发挥余热的事业,所以这些年依旧全心思花费在工作之上。

但这项工作对于江诗信的家人来说,可能有些“费力不讨好”。因为江诗信面对这份工作的时候,时常不注意自己的年龄和身体问题,这些年下来他的身体几乎已经垮掉,为了这份工作他甚至从来都没有在儿子女儿的关键节点上“上过心”,比如儿子女儿上高中的时候,儿子女儿结婚生子的时候。所以大家早都劝说他将这份工作辞掉,安享晚年。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武汉

可是江诗信一直以来就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他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家人的劝说不过是无用功罢了。可是就在这一年中,江诗信却发生了一件重要且意外的事情,就是在这件事情之后,对生活对工作有“火”一般热情的江诗信被彻底击垮,堕入到冰冷和黑暗的现实中无法自拔,即便家里人的包括工作上的同伴都劝说过他,但是他却始终无法走出阴霾,状态也越来越差。

这天是十一月二十四日,江诗信似乎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一般,早早起床。和平时一样老伴做了可口的饭菜,两人在吃饭后平时都是江诗信收拾并且刷碗。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对深感愧疚的家唯一能够做的,但是今天江诗信却不肯去厨房洗碗,而是打发着自己的老伴去厨房洗碗。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老伴无奈之下,只好去厨房洗碗。在碗洗到一半的时候,就听到了楼下有人正在尖叫,尖叫过后楼底下一片嘈杂。江诗信的老伴似乎在冥冥之中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去找自己的丈夫。结果她只看到她家的窗户大开着,而丈夫已经不知所踪。老伴只能够走到窗台边往下看,她看到丈夫经常戴着的一顶帽子被挂到了树枝之上,老伴知道是丈夫江诗信选择跳楼自杀了,她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江诗信在那么高的楼层选择一跃而下,可见他的内心在那时候已经绝望到何种程度,他竟然选择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儿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江诗信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呢?其实一切都需要从那个江湖骗子说起。

我们一直在说江诗信到底在退休之后从事的事业,那到底是什么事业呢?其实我们外地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江诗信,但是在武汉那里,江诗信绝对是名人。因为江诗信在退休之后,就开始无偿资助辍学的学生和无钱上学的学生上学,他想要唤起这些孩子们内心的希望,帮助他们改变贫寒的命运,走出大山去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在退休后的十四年中江诗信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可是谁也不曾想到竟然在零六年发生了一场意外。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江诗信在退休之前其实只是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而且要养着一大家子人,所以他其实是没有多少储蓄的。而他也没想到在退休之后会选择资助这些受苦受难的学生,即便花光自己的积蓄都不可能够。所以江诗信只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去筹钱帮助学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将筹来的钱放在一个破旧的包里随身携带。

江诗信的故事很快就被大家所熟知,所以这些年来一直都有爱心人士和机构找上门来表示愿意资助那些没有钱上学的孩子。江诗信自然是很欢迎他们的。在和一些机构和爱心人士合作之后,他明显感受到了社会上的力量。

而这一天,有人自称是武昌区的官员,敲响了江诗信的家门。此时的江诗信正在整理这段时间以来的捐助名单,旁边的包里就放着最近筹集出来的一笔七千元的善款。来人表明自己被江诗信的故事所感动,也想要捐助一笔钱来帮助那些孩子。

江诗信一听来人的意思非常高兴,因为他正愁资助款不够的事情,来人就是“雪中送炭”。来人也注意到了江诗信挂在身边的那个包,他说,这个包已经用了很久了,不打算换一个?江诗信也没有在意,就回答道,这个包被看它破,但是跟着我这么久了,一直都非常结实,所以没必要换。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来人后来就问道了江诗信怎样将钱送到孩子们手中呢?江诗信以为是来人想要确切想知道筹集款是如何保障使用的?因为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假的爱心机构,将捐款人的钱都卷走了。江诗信就解释道,如果钱数额大的话,他会存到银行卡上,数额小的话就换成现金带着,但是不论是怎样的形式,每一笔钱他都会亲自送到学生的手中,所以钱究竟花到哪里都是有数的。

来人放心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江诗信是非常信任的。期间江诗信为了照顾客人还离开过客厅。在一番交谈之后二人结束了谈话。来人就告辞离去,江诗信将其送下楼。可是在回来的时候,他一摸自己放着七千元的旧包,发现竟然不见了。而在客人来之前钱都是好好的,家里来过的人只有那人。

江诗信此时非常确定就是来人将七千块钱的善款给偷走了,他本想着来人能够资助一笔钱正好就够那几个孩子的学费了,但是没想到来人竟然只是个小偷和骗子。江诗信一下子就慌了神,因为那七千元不仅仅是许多爱心人士的钱,而且是那十几个孩子的上学钱。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在丢失那笔钱之后,江诗信就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一般,整个人就像是老了几岁似的。这时候他的老伴发现了丈夫的异常,这才得知钱全部被偷走了。于是立刻选择报警。警方在来了之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表示会全力进行搜捕,但是难度可能会很大,需要一定的时间。

江诗信在事后其实是有很多担忧的,因为这是许多爱心人士凑来的,只是因为信任他所以才交到他手中的,如今七千元全部不见,大家会不会怀疑是他独吞了那笔钱呢?他应该怎么对这些人进行交代呢?其实这一辈子江诗信老人对自己的名誉是最在乎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名誉受到一点损伤,可是如今七千元不翼而飞,他能够解释清楚么?

江诗信在冷静一会之后,就和这些爱心人士打电话,其实这些爱心人士就是他的老搭档,他需要将这件事情通知给这些老搭档。可是电话还没接起来的,江诗信的情绪就控制不住,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还没来得及说情究竟发生了什么,江诗信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开始对着话筒哭了起来,因为他对于这件事情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口。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在这之后,江诗信就将这件事情一直放在心上,一方面经常去警局询问调查的结果和进展,但是警方一直无法锁定那个罪犯;另一方面他就想让组织对他的个人生活和财产情况进行调查,希望能够让他的名誉保持清白。可是这件事情也一直得不到重视,原因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和他合作的那些老搭档都了解他的为人和品德,没人相信江诗信老人会私吞把一笔钱。

可是对于江诗信来说,日子却是愈发艰难。因为他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而目前的解决方式都没有进展,一时半会他怎么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呢?老伴和儿女知道他所面临的困境后,都纷纷安慰他,表示大家都会相信他的!可是江诗信却怎么也不能够释怀。为此女儿江丽和自己的老父亲进行了彻夜长谈。

其实我们都非常疑惑,为什么江诗信对自己的名誉是如此在乎呢?似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话,不相信有小偷偷走了那七千块钱。其实让江诗信感到压力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这些年由于自己出了名,成为了爱心协会的会长后,江诗信的精神压力一直都非常大,所以这几年来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失学孩子

江丽和自己的父亲这次长谈都指出了问题的要害,她认为自己父亲在成名之后,更加害怕爱心协会出了任何问题,所以每件事情都是事无巨细。可是父亲不管现在怎么样,都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都会犯错,而父亲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十全十美”,所以这次被偷事件后对自己的名誉极其在乎,其实说到底还是不希望爱心机构出现任何问题。

那次长谈之后,江诗信对女儿表示自己已经豁然开朗,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看到父亲似乎已经释然,所以江丽便没有继续谈下去。而次日江诗信也答应了要出席爱心协会会议的请求,可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天江诗信却选择了跳楼自杀。在得知消息后,许多爱心人士都来给江诗信送行,这个普通而伟大的老人就这样彻底离开了世界。

我们在表面上看,害死江诗信老人的就是那个偷走七千元的小偷,就在江诗信老人去世的前几天,还对小偷的行为不敢置信“我做了十四年的好人,我什么他还会来骗我呀?”可见他对这件事情始终耿耿于怀。但是要我们如果真正了解江诗信的过去,那我们就知道这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江诗信的选择和他这么多年以来的选择是有关系的。那么江诗信在过去究竟做了什么呢?他为何会选择资助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呢的?期间又遇到哪些困难呢?

退休后学习摄影

江诗信其实出生在三五年,那时候还处于战争时代。他的童年都是在饥荒和动乱中度过,那时候父母能够将其拉扯大都非常不容易,更别提读书学习了。好在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江诗信才能够得到读书学习的机会。而此时的江诗信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后来就成为了光荣的党员。在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一个渔场工作。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农村

江诗信在被分配到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换过工作,一直在这里兢兢业业干活,在空余时间读书学习,就这样在年满五十岁的时候也就是八五年那会江诗信选择了退休。其实江诗信在面临退休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因为其实江诗信是有一个梦想的,但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时间去实现,而如今江诗信已经下定决心要实现这个梦想。他在退休后立刻报名学习摄影技术,因为他想要把家乡的美景和他遇到的美景都能够记录下来,这也是他埋藏多年的一个梦想。

江诗信在这之后就给自己设置了拍摄的主题“家乡巨变”,他想要将家乡这么多年的变化都能够拍下来,可是这类摄影需要和现实联系起来,捕捉到最真实的场景。所以江诗信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红安,红安这里都是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发生了许多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西

江诗信回到这里之后,确实发现了许多新变化,不仅仅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许多美好的画面就这样被他捕捉到,他感叹着这些令人着迷的变化。可是不久后来自当地一个村的女孩就进入到他的镜头之中。

镜头中的女孩衣服非常破旧,甚至有些脏乱,在其他小朋友都在上学的年纪正在赶猪。她用一脸羡慕的眼神看着正在放学回家的孩子,虽然并没有孩子注意到她,但是女孩却一直痴痴地望着他们。看到这个场景,江诗信不禁有些动容,他不知道女孩此时的内心在想着什么,但是却知道女孩一定是想要和他们一样去学校读书。

于是一向沉默寡言的江诗信做了一个大胆决定,要去女孩的家里去看一看,问一问女孩为什么不去读书?江诗信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探访彻底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女孩叫做罗娇娇,她的家里算是家徒四壁,只有一个哥哥和奶奶。奶奶说在儿子去世后,儿媳妇就抛弃了这两个孩子,所以她的孙子孙女平时只能够相依为命,连生活都很困难,怎么还能有钱读书呢?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江诗信其实大致能够猜到孩子的家庭困难,没想到竟然会如此困难。这两个孩子在这样美好的年纪却要经历这么多的事情,一想到这里江诗信就感到万分难受。他拿出了自己身上带着的八十元交给罗娇娇的奶奶,希望让孩子能够有书去读,之后如果罗娇娇选择读书,他之后还会继续帮助她的。在看着罗娇娇被奶奶送去读书的时候,江诗信心底里升起了一丝幸福和满足的感觉。

随后江诗信继续在附近这几个村子里转悠,因为他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只是在这次旅程中多了一个牵挂的人,可是在接下来几个村子里转悠的时候,他又注意到了许多没有钱上学的孩子,他了解到这些孩子的家庭都是比较困难,而且从小就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女孩。

他的镜头里出现了这个小女孩,小女孩正在煎药,浓郁的中药味道布满了小女孩的身边,但是她却拿着一本书正在看书。江诗信不知道小女孩拿着那本书的时候究竟能过不能够读懂,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学生。但是他能够从女孩的眼睛里看到对知识和读书的渴望。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江诗信

江诗信想到这里的时候,就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将剩下的一百元也交给了这个女孩,并且表示希望她能够去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在女孩的惊诧中江诗信离开了这里,在回到家里的路上江诗信在试想,自己有没有能力,或者说有没有可能为这些山区的孩子出一份力呢?

答案自然是显然的,江诗信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去帮助山区的孩子。江诗信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和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钱,亲手将这些钱送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并且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学习或者是的重回校园。没想到这么一做就坚持了十四年的时间。

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江诗信这么多年以来的努力和奉献,他资助了整整一百零四名学生,完成了对二千多名学生的助学。江诗信对每一笔钱都非常“计较”,他曾经将钱直接送给了助学机构,可是这些机构由于工作效率低下,这些钱迟迟都到不了孩子们的手中,后来江诗信就只好将钱送到当地的学校或者老师手中,但是他们对于钱的使用却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江诗信这么多年以来就坚持将每一笔钱都送到孩子的手中。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送别

期间他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许多去山区的路途遥远,而且天气变化莫测,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可是孩子一旦失去学费失去资助,就会选择辍学回家。所以江诗信每次都等不及有好天气的到来,一个六十岁的人带着干粮冒着风雪就往辍学孩子的家中跑,在路上他好几次身体坚持不住,可就在短暂休息后又继续选择上路,只为能够早早将这一笔钱送到学生的手中。

江诗信自然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他表示愿意竭尽全力。在十四年的坚持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凭借着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了许多人,先后有九百人加入到了捐助之中,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就成立了江诗信爱心协会,大家都非常信任江诗信,将捐助的钱全部交给他管理。

江诗信自然知道其中的要害,在成为爱心协会会长之后他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因为他不想让大家的钱都白白浪费,所以协会里的每一笔钱都要亲自处理。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但是责任和希望一直催促他前进。江诗信的家人表示他从来没有关心过家里的事情,他只关心那些没有学上的孩子。由此可见那些孩子在江诗信心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2006年,捐助过两千多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送别

所以那丢失的七千元不仅仅是对他名誉的挑战,而且对他来说是责任的丢失,这个责任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而且是对其他爱心人士的。可是在当时七千元就是一笔巨额财产,他根本无法承担,最难过的是无法承担对孩子们的责任。所以江诗信老人在这样的绝望之下只能够选择跳楼自杀。但是也是这种对责任的担当更能够凸显出他人性的伟大。

图文无感可观看视频:2006年“天使”老人坠楼,资助过二千多名学生,终究敌不过恶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老人   学生   老伴   来人   愤怒   爱心   手中   人士   原因   孩子   女孩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