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厨房常有,很多人不会用

分享来自:赤脚说

生姜,家家户户都有,很多人到处找药吃,却不知好药就在厨房里。生姜用得好,很多小毛病都可以搞定。生姜既是中药,也是食物,它是一个药食同源品。

很多朋友不理解药食同源,我来解释一下。药物和食物,本身没有本质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偏性,偏性大的称为药物,偏性小的称为食物,药物不能常吃,食物可以长期吃。

说生姜是药物,是因为生姜功效很突出;说生姜是食物,是生姜偏性相对较小。药食同源品,更适合养生用,是咱们学习的重点。

生姜,厨房常有,很多人不会用

1

生姜有4大功效

1. 解表散寒:跟桂枝、麻黄、紫苏有点类似,生姜也是辛温的,它的能量是往外散的。如果受了风寒,解决思路是一样的,就是解表散寒,至于用生姜还是紫苏,还是用麻黄桂枝,那就需要因人因情况而异了。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那它们区别在哪呢?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作用点不同,麻黄作用点在皮毛,桂枝作用点在肌肉和经脉,生姜作用点在“胃腑”。

所以说,如果是肌表受寒,还是首选麻黄;肌肉层受寒,得用桂枝;胃腑和胃经受寒,可以用生姜。当然,中医不是这么死板的,寒气进来了,不会只停留在肌表或者肌肉,很多时候需要多管齐下的。

2. 温中止呕:中,指的是中焦脾胃。生姜走胃经,生姜温中很好理解,因为生姜是温热的,胃寒的人多吃生姜就可以改善了。生姜除了温暖脾胃,还是止呕圣药,容易呕吐的人,平时要多吃生姜。

生姜为什么可以止呕呢?呕吐,就是因为胃里的食物不能往下走了,然后倒流回来,说通俗点,胃气不能顺降了。生姜,一方面发散力量够强,把胃里瘀滞的气机能疏散打通;另一方面,生姜本身还能降逆。你看,生姜是茎块,茎块底下有根,根是往下走,所以,生姜的气机还能往下走,就能顺降胃气。

总而言之,生姜是个止呕圣药,不论是因为胃寒导致的呕吐,还是胃气於堵导致的呕吐,生姜都很好用。

3. 温肺化痰:生姜入胃经,生姜还入肺经,所以,生姜还能温肺。很多人受了风寒感冒,最后留下半声咳,如果咳的时候带有痰,那说明肺里仍有寒痰邪气。

这时候可以用生姜+陈皮+冰糖来煮水喝,生姜温肺,陈皮化痰,冰糖滋阴润肺,针对感冒留下的咳嗽有痰,效果非常不错。

生姜,厨房常有,很多人不会用

4. 解毒:生姜可以解中药的毒性,比如说天南星、半夏等等,跟生姜相配之后,毒性就大大降低了。中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碰到有毒药材的处方,都会加生姜。

另外,生姜还有个小妙招。生姜还可以缓解晕车的苦恼,晕车的朋友可以用生姜末贴肚脐,手里拿一块生姜放鼻子边闻着,就可以缓解晕车了。

总而言之,生姜的这4个功能都非常强大,大家记住核心关键“辛温发散”即可。

2

生姜怎么用?

生姜最最主要用来治“寒”证,一方面治内寒,肺胃里有寒气,生姜就很适合;一方面治外寒,比如风寒外感等,搭配桂枝或者紫苏等,驱赶外来的寒邪。

有朋友问:怎么判断肺胃有寒?跟大家分享3个最简单的方法。

第一看舌像,如果舌头偏白,尤其是舌头中间偏白,那就是提示胃里有寒。

第二摸胃脘区,摸着有凉气,提示肺胃有寒。

第三看痰液,痰多且是白痰,提示肺胃有寒痰。

生姜有2种经典搭配:

一种是生姜+红枣,这是家喻户晓的“姜枣汤”。生姜是散的,红枣是收的,一散一收;生姜的“辛”,配上大枣的“甘”,辛甘化阳;生姜为阳,大枣是阴,一阴一阳之谓道。它俩配在一起,妙不可言。

生姜,厨房常有,很多人不会用

另一种搭配是生姜+红糖,这个养气血的小方法,女性朋友尽量学会。红糖可通可补,少了点祛寒排湿的力量,配点生姜,刚好可以驱寒排湿。所以,在红糖里加点生姜,适合身体偏寒的女性长期服用。

3

使用生姜需要注意2点:

1. 晚上不宜吃姜。古语说,早吃姜胜参汤,晚吃姜赛砒霜。这句话稍微有点夸张,但是,还是提示我们,吃姜尽量在上午。为什么呢?生姜为阳药,有助于身体阳气生发,人在白天需要阳气生发,到了晚上需要收敛气机,吃生姜不利于阳气内收。

当然,我们不要太教条了,如果晚上受了风寒,可不可以用生姜?当然要用啊。。。特殊时机,治病第一。

2. 阴虚火旺,胃热重的人不宜多吃姜。生姜本是温性,火旺的人吃了火上浇油,更容易上火,所以一切要以身体的感受为主。

3.另外,关于生姜要不要去皮这个问题。很多人总是很纠结,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管何种用途,尽量去皮用。

最主要的原因,时代变了,生姜保鲜时可能用了各种化学药水,化学残留集中在皮上,为了少吃点毒,不论是生姜还是别的,最好都去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生姜   麻黄   桂枝   紫苏   阳气   去皮   红糖   风寒   药物   食物   厨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