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农家乐有了“招牌菜”

村里农家乐有了“招牌菜”

“简嫂子,有啥招牌菜?”

“山里野菜,保证你们没吃过,平时都难得一见。”

4月15日中午饭点,兴山县水月寺镇马粮坪村,简嫂子农家乐迎来一拨游客。老板娘简平热情待客,招呼他们落座,端茶倒水。转个身,她就换上一身雪白工作服,戴上口罩,钻进了厨房。

野生微菜、鸭掌菜、蒿子叶……不一会儿,一大桌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野菜宴端到游客面前。“新鲜,好吃,下次带朋友来品尝。”点赞声中,满桌美味一扫而空。

靠野菜宴,简嫂子农家乐吸引不少回头客。“农家乐生意红火,这是驻村工作队带来的‘金点子’。”简平乐呵呵地说。

水月寺镇地处兴山县东大门,马粮坪村是东大门的东大门。村里山峦连绵,海拔800米至1000米,自然资源丰富,是兴山茶叶主产区。宜昌到兴山的S312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这几年,随着朝天吼和云栖谷两个旅游景区日渐火爆,毗邻的马粮坪村也跟着热闹起来,每年大量游客涌进村里。看到商机的村里人顺势建民宿、开农家乐,总数已有14家。

村里农家乐有了“招牌菜”

“起初,农家乐没这么火,还有过不少教训。”村党支部书记袁国强说。过去,山里人做饭只顾自家填饱肚子,做菜重油重盐、口味偏重,也不太注重菜品品相和现场环境。有游客兴冲冲地来,到厨房转了一圈,转身就走。还有游客反映,“菜品吃不出农家味,跟酒店的差不多”。

荆州学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邢文新也有类似感受。“光有原生态食材还不够,村里人要学会面向市场,必须提高菜的质量。”邢文新说,“菜品不能千篇一律、打价格战,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家家吃出不同味道。”

去年,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联合起来开办民宿、农家乐培训班,把专家请进村里指导村民改善食宿环境,从最基本的装菜摆盘教起;实施“一家一策”,开发特色菜品。简嫂子农家乐擅长烹饪野菜,茶香人家农家乐的拿手好菜是烤鱼烤兔……在马粮坪村,农家乐定位各不相同,家家都能拿出自己的招牌菜。

“学到手艺啦!”茶香人家农家乐老板娘姚秀珍兴奋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参加培训班第二天,她学到的东西就派上用场。

当天,来自宜昌城区的五个家庭、十几位游客来到茶香人家,招牌菜上过后,小孩点名要吃糖醋里脊。姚秀珍“现学现卖”,第一次做了这盘菜,没想到获得一致好评。她还自创新菜——白茶炒蛋,赢得叫好声一片。

村里农家乐有了“招牌菜”

春雨淅沥,山间云雾缭绕。马粮坪村茶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茶山单轨小车游乐项目即将竣工迎客。“游客多了,村里农家乐还有大发展。”邢文新憧憬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乔长姣 杜哲焱)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兴山县   兴山   村里   水月   农家乐   宜昌   工作队   野菜   嫂子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