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为什么会起白沫,难道是变质了吗?2个原因,看完你就明白了

蜂蜜瓶中产生的白沫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质,一种是变质。

装在瓶中的新蜜会出现白泡,静置一段时间,在蜜面上积累一部分绵密的白沫,这是未经处理的蜂蜜出现的普遍现象,已经成为肉眼检测蜂蜜是否纯天然的一种普遍方法。

蜂蜜储存后一段时间,蜜表面与蜂蜜里也会起白沫,开瓶伴有一股酸味和酒味,这时蜂蜜已经变质发酵了。

蜂蜜为什么会起白沫,难道是变质了吗?2个原因,看完你就明白了

01 新蜜为什么起沫?

首先简单了解胶体,胶体是一类分散体系,是一种均匀混合物,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

蜂蜜中的蛋白质有4 7种,这些蛋白质以胶体状态存在蜂蜜中,在浅色蜂蜜中的含量约有0.2%,在深色蜂蜜中约有1%,影响蜂蜜的色泽和浑浊度,最关键的是能促使蜂蜜起泡,也就是说,蜂蜜中的白沫有它一部分原因。

另外,纯天然的高浓度蜂蜜有很强的抗菌能力。蜂蜜有抗菌作用的原因,除了高浓度糖溶液和偏低的PH环境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外,再有就是含有过氧化氢。蜂蜜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了抗菌物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过氧化氢在较高温度下易分解出氧气,是蜂蜜生成白泡的另一个原因。

因氧气产生的白泡对蜂蜜无害,静置数小时后,泡泡会消失。

蜂蜜为什么会起白沫,难道是变质了吗?2个原因,看完你就明白了

因为容易产生氧气,这也就导致纯天然的蜂蜜在夏天具有膨胀性,跟可乐等汽水类似,在夏天摇动后蜂蜜中会有大量的泡泡,使蜂蜜很容易涨出蜂蜜瓶,并且在蜂蜜的表面形成一层白泡泡。

打开蜂蜜瓶时气体会冲出(即使是放在常温下,波美度为43度的蜂蜜在摇动时也有非常明显的泡泡),等到秋天气温下降了,就没有这个现象了。

02 蜂蜜为什么会发酵?

与新蜜的白泡不同,变质发酵蜂蜜除了有泡泡外,还有很浓的酒精味和刺鼻的酸味。

蜂蜜变质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水分、温度和杂质三要素,酸味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含水量高,在21%以上的蜂蜜容易发酵变质。

不同蜂蜜含糖酵母菌的数量差异很大,每克菌数10 10万个不等。当蜂蜜水分高时,蜂蜜中耐糖酵母菌能通过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获得水分和营养,进行生长繁殖,从而使蜜蜂发酵变质。

温度对耐糖酵母的生长影响很大,当蜂蜜温度在11 以下时,耐糖酵母不会活跃繁殖。如果蜂蜜温度在20 25 时,耐糖酵母菌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最为活跃,未经灭菌处理的蜂蜜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贮存,最容易发酵变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蜂蜜变质总是发生在高温季节。

另外,取蜜过程中不可避免死伤一些蜜蜂、幼虫、蜂蛹、蜡屑等杂质,尤其是在高温下,极易变质,这也会导致蜜蜂发酵变质。

03 怎样防止蜂蜜变质?

通过蜂蜜变质的条件可以看出来,消费者可以把蜜储存在冰箱里,另外,每次取用注意水分和卫生;生产者提高生产素质、改善生产方式或周围环境,并尽量生产封盖蜜,取蜜时也要及时过滤,没有冷藏条件,贮存在阴凉干燥的房间内,小编曾见过把蜂蜜存放到冰箱里的蜂农。

另外,成熟的封盖蜜含水量不一定低,尤其在南方,气候条件使然,即使是封盖的成熟蜜,水分含量也高,比如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生产的荔枝蜜、龙眼蜜,即便封盖,水分含量也在21%以上,这个含水量下的蜂蜜很容易发酵变质。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白沫   蜂蜜   酵母菌   过氧化氢   含水量   胶体   酸味   水分   泡泡   温度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