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女科要旨》卷一《调经》之一

【桃花岛陈药师按】《女科要旨》乃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晚年之作,本书结合先生自己及前人的临床经验,以问答的方式分别阐述了调经、种子、胎前、产后、杂病及外科,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本期是调经章节之一,陈修园主张重视调理脾胃以调月经,其思想主要源于《内经》,并结合前人调经分阴阳论,调经分虚实论的临床经验,从脾胃的角度论述了月经失调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临床中治疗月经病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陈修园《女科要旨》卷一《调经》之一

调经之一
原文门人问曰:妇人以血为主,医者辄①云血海②,可以实指其所在乎?
陈修园曰:人身之血海,胞也③。居膀胱之外,而为膀胱之室。《经》④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是男女皆有此血海。 但男则运而行之,女则停而止之。运行者无积而不满,故阳气应日而一举;停止者有积而始满,故阴血应月而一下;此男女天癸⑤之总根也。而妇人一科,专以月事为主。《经》云:“任脉⑥通,太冲脉⑦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盖时者,满三旬之期而一下,以象月盈则亏,下之不失其期,故名月信⑧。

【注解】
①辄:辄(zhe)音念折;就的意思。
②血海:冲脉的别名,古人认为十二经的血脉都流入冲脉,所以称血海。《素问·上古天真论》:“冲为血海。”
③胞:指妇人子宫。
④《经》:《黄帝内经》简称。

天癸:即再生之源。也称先天之根。人之未生,天癸蕴系于父母,而生之后才化生为自身的原气,此气在后天的营养下,慢慢发育旺盛成熟。所以一般女子在二七,男子在二八天癸就到来,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是天癸成熟的表现。而在古代天癸并不是仅仅指月经和精液,而是一种促进男精女血产生再生能力的物质,这种物质是由本人的肾化生而来,又叫做先天之本。
⑥任脉:奇经八脉之一,主胞胎,为阴经经脉之海,本经有病时,主要表现为疝气、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不孕不育等病证。
⑦太冲脉:一般称为冲脉,也是奇经八脉之一。和任脉同起于少腹之内的胞中,循腹上行,为经血之海。本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哮喘、腹痛、肠鸣、月经不调、不孕等症。
⑧月信:即月经。原文出自《脉经》。又称月事、月水。
原文门人高子问曰:女科中好手甚少,不可不大为之振作。因执女科书数十种,属余择而授之。余遍阅大有悟曰:古人以月经名为月信,不止命名确切,而月事之有无、多少、迟速,及一切治疗之原委,无不包括于“信”字之中。夫五行之土,犹五常①之信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而皆属信;信则以时而下,不愆其期②。虽曰心生血,肝藏血,冲任督三脉俱为血海,为月信之原,而其统主则惟脾胃,脾胃和则血自生,谓血生于水谷之精气也。若精血③之来,前后、多少、有无不一,谓之不调,不调则为失信矣。
【注解】
①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它以配合“五纲”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
不愆其期愆(qian)音念牵。指不担误约期而失信。
③精血:血的生成,本来源于先天之精。人在出生以后血液的再生,来源于后天的饮食的水谷精微,通过中焦脾胃的气化,吸收有用的水谷精微物质化生而成。精的生成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常常有“精血同源”之说。

原文《经》云:土太过则敦阜①。阜者,高也;敦者,浓也;既高而又浓,则令除去,宜用平胃散加大黄、白芍药、枳实、桃仁之类。《经》又云:土不及则卑监。卑者,下也;监者,陷也,坑也。既下而又陷坑,则令培补,宜六君子汤加芎、归、柴、芍及归脾汤之类,此言经水②不调以虚实分之也。

【注解】
①阜(fu)是指土山、盛多、丰富的意思。
②经水:这里的经水就是指月经。

【桃花岛陈药师按】本段陈修园引用《内经》所述土太过则敦阜,土不及则卑监来说明脾土太过与不足之分。这里的土即脾土也。因此如果脾胃太旺则祛除它,用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加大黄、白芍、枳实、桃仁等泻下化坚祛瘀等峻药令其除去多余的脾土。而脾土不足的则用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等六种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加上川芎、当归、柴胡、白芍或者归脾汤(由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之类的补脾养血的中药补其不足。这里主要是说月经不调的从虚证和实证来分别治疗。这是陈氏从《内经》记载得到启发来调理月经。
原文又有以阴阳偏胜①分之者。许叔微②云:妇人病多是月经乍③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例④呼为经病,不辨阴胜阳,阳胜阴,所以服药少效。盖阴气胜阳气,则胞寒气冷,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或断绝不行);若阳气胜阴,则血气散溢,《经》所谓夏暑地热,经水沸腾,故令乍多,而在月前(或一月数下,或崩漏不止)。当“别其阴阳,调其气血,使不相乖⑤,以平为期”。此叔微统论阴阳之道也。而余则以“阴阳”二字,专指脾胃而言。盖脾者,太阴之湿土也,不得阳明燥气以调之,则寒湿盛;而阴独胜,阴道常虚,即《内经》“卑监”之旨也。胃者,阳明之燥土也,不得太阴之湿气以调之,则燥热盛;而阳独胜,阳道常实,即《内经》“敦阜”之旨也。至于用方,以四物汤加香附、茯神、炙草为主,阴胜加干姜、桂、附、吴萸及桃仁、红花之类,阳胜加知、柏、芩、连、门冬之类,平平浅浅中,亦不可废。若求其所以然之妙,《金匮》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取效。此不特今之习女科者闻之吐舌,即数百年来注《金匮》之家,或识见不到而不能言,或珍为枕秘⑥而不肯言。今修园老矣!不得不择人而传之,但既传之而又嘱之曰 《灵枢经》⑦载黄帝谓雷公曰:此先师之所禁,割臂歃血之盟⑧也。凡思议不可及之方,若轻以示人,则气泄而不神,必择大学问之人,知其居心长浓者,而后授之。
【注解】
①阴阳偏胜: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发展过程,正是各种原因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造成的结果,不论病变部位、病势趋向、病性寒热以及正邪虚实消长,无不体现了阴阳对两方面的偏胜或者偏衰。
②许叔微:生于1079年,宋代医学家,字知可,曾任集贤院学士,又称许学士。真州白沙人(今江苏仪征),对伤寒学说很有研究,著有《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类证普济本事方》等。对张仲景的理论有进一步的阐述和补充,并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
③乍:突然或忽然的意思。
④一例:此处指一概。
相乖:违背或不正常的意思。
⑥枕秘:藏在枕头匣下的书(古时常将传家宝或珍贵的书籍称秘典)。而仿枕形的箱筐可贮存,因此常将秘典书藏于此。
⑦《灵枢经》:又称《灵枢》、《针经》、《九针》,中国传统医学重要著作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
歃血之盟:古时候盟会的一种规矩。指将宰杀的牲(如牛、鸡等)血涂在嘴边,泛指发誓订盟。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桃花岛陈药师按】本段陈修园引用许叔微用阴阳偏胜来区分月经过多、过少、提前、延后或经痛的病机。许氏认为:(1)如果阴气胜过阳气,则子宫寒气冷,血液运行就不畅,所以出现月经过少或延后或断经;(2)如果阳气胜过阴气,则血气散溢,血液离经而行,所以出现月经过多或月经提前或一月数下或崩漏不止;总的来说按阴阳偏胜或偏衰来统论,就是要“别其阴阳、调其气血,使不相乖,以平为期”,以上正是许氏阴阳之道也。
而陈修园则用阴阳专指脾胃而言。陈修园认为:
(1)脾是太阴之湿土,如果得不到阳明燥气的调节,则出现寒湿过盛,寒湿为阴,阴独胜则阴道常出现不足,这就是《内经》所说的“卑监”的意思;(2)胃是阳明之燥土,如果得不到太阴之湿气的调节,则出现燥热过盛,燥热为阳,阳独胜则阳道常出现过多,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敦阜”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使用方药方面常常用基本方四物汤(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加香附、茯神、炙甘草为主,(1)若阴太过则加干姜、肉桂、附子、吴茱萸以及桃仁、红花之类的药物;(2)若阳太过则加知母、黄柏、黄芩、黄连、麦门冬之类药物;(3)无论是阴或阳、是虚或实、闭或塞、崩或漏、老或少,皆可用张仲景的《金匮》书中的温经汤这个方,如果善于使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最后陈修园感叹,以前这些方药数百年来有的医家当做秘典珍藏起来,不肯传给后世,而如今自己老了,不得不选择有德品兼备的人传授给他,既然传授了却又嘱咐说有古时候歃血之盟的规矩,陈修园最后说:“凡思议不可及之方,若轻以示人,则气泄而不神,必择大学问之人,知道其居心长厚者,而后授之。”

原文门人问曰: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间或有不关于病者,愿闻其说。
曰:天下事有常而即有变。妇人当月事之期,其血不下,只见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谓倒经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谓居经;有一年一行者,是谓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有受胎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胎盛,俗名垢胎;有受胎数月,血忽大下而胎不坠者,是谓漏胎;此虽异常,而数患之竟不害事也。彼皆以妄为常,而中土失其主信之道,如人无信行,全赖狡诈以成家,君子不为也。大抵妇人患此者,性情亦必乖张

【注解】
①倒经:又称“逆经”、“经行吐衄”。是指月经前或行经期间,经量较少而出现周期性鼻衄或吐血。
②居经:又称“季经”。指每隔三个月月经才来一次,是属于特异性的生理现象。
③暗经:指妇女无月经,仍能怀孕生育。是属于特异性的生理现象。
④胎盛:又称“胎垢”、“激经”。是指怀孕后月经仍按月少量来潮,但并无腹痛等其它症状,是属于特异性的生理现象。待胎儿成长可以自止。
乖张:执拗,违背常情。

【桃花岛陈药师按】此段先以门人提出问题:女子经水一月一行是正常月经,而月经提前或延后、有过多也有过少的甚至是闭经的,这些都属于月经不调;这其中也有个别不是病态的,凡此总总愿听先生教诲。

先生回答说:“凡天下之事有正常的就有非正常的,女人月经也是如此,按正常的说,女子每月按时来月经,可是却出现其血不下,却出现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的,这是叫倒经;三月一行的叫居经;一年一行的叫避年;有一生不行经的却能怀孕,叫暗经;受孕后却月月有来经的叫胎盛(俗名垢胎);有的出现受胎数月却突然大下血而胎不坠的,是叫漏胎;这些虽然异常,但往往却没事。这些不正常的月经,大多是中土失其主信之规律,就好比人没有信用可行,全都是狡诈、耍赖而成家,如果是君子的都不会去做这样的事,大概妇人有患以上这些月经的,其性情多数是执拗,与常人不一样。
【原文】门人问曰:经候不调既得闻命矣,今愿闻调经之法。

曰:诸家调经之说,是非参半。而萧慎斋以调经莫先于去病,录李氏之论一条,以分因详证治法;录方氏之论一条,又参以统论二氏之说,深合鄙意,今全录于后。

李氏云:妇人月水循环,纤疴不作而有子。若兼潮热、腹痛,重则咳嗽、汗、呕,或泻,有潮热则血愈消耗,有汗、咳、呕则气往上行,泻则津偏于后,痛则积结于中,是以必先去病,而后可以滋血调经。就中潮热疼痛,尤为妇人常病。盖血滞积入骨髓,便为骨蒸;血滞积瘀,与日生新血相搏,则为疼痛;血枯不能滋养百骸,则蒸热于内;血枯胞络火盛,或挟痰气、食积、寒冷,则为疼痛;凡此诸病,皆阻经候不调,必先去其病,而后可以调经也。

方氏曰:妇人经病,有月候不调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调不通中,有兼疼痛者,有兼发热者,此分而为四也。细详之,不调中,有趋前者,有退后者,趋前为热,退后为虚。不通中,有血枯者,有血滞者;血滞宜破血,枯宜补也。疼痛中,有时常作痛者,有经前经后作痛者;常时与经前为血积,以经后为血虚也。发热中,有常时发热者,有经行发热者;常时为血虚有积,经行为血虚而有热也;是四者之中,又分为八矣。人之气血周流,忽有忧思忿怒,则郁结不行;经前产后,忽遇饮冷形寒,则恶露不尽;此经候不调,不通作痛,发热所由作也。大抵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气为先,香附之类是也。热则流通,寒则凝塞;故治血病以热药为佐,肉桂之类是也。

萧慎斋曰:按妇人有先病而后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经自调;若因经不行而后生病,当先调经,则经调病自除。李氏一论,可谓调经之要,然偏而不全,余故补其未尽之旨。若方氏分因详症,诚得统论调经大法。

【注解】
①萧慎斋:又叫“萧壎”、清代医家,著有《女科经纶》,于1684年刊出。
②鄙:自称谦词。
③纤疴:纤音念先,细小的意思。疴音念科,疾病。纤疴指小病。
④骨蒸:一种虚热的症状。常与潮热并见。感觉骨髓里有热,多见于阴虚证。
血枯:古代病名,在这里指妇人月经少或经闭。
⑥百骸:泛指人体所有的大小骨骼。
⑦胞络:又称胞脉,是指分布于子宫上的脉络,包括冲脉和任脉。

【桃花岛陈药师按】此段主要通过门人询问调经之法,陈修园先生例举了萧氏、李氏、方氏关于调经的方法,并认为统筹李氏与方氏的方法,比较符合陈修园先生的意思。最后陈先生总结了萧氏认为要按是先得病而后导致月经不调的,还是因为月经不调而后生各种病的,前者要先治病,病去月经自然就调理好了,后者则是先调经后则病自然就解除了。李氏的理论虽然是调经的概要,但不够全面,修园先生补充其没有说完的概要,而方氏分因详症,二者结合则是调经之大法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冲脉   任脉   月事   血海   要旨   内经   月经不调   脾胃   妇人   月经   阴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