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醒、睡不够、经常犯困?一张方子,健脾、益气、涨精神

你们有总睡不醒,睡不够的情况吗?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晚上睡的很早,但是每天早上总是不想起床,喜欢赖床,就算是勉强起床了,整个人也显的毫无精神。

如果不上班,到了休假的时候,不管晚上睡觉多早,第二天准能睡到中午十二点。

睡不醒、睡不够、经常犯困?一张方子,健脾、益气、涨精神

这样的人,即便是休息好几天,尽情去睡,以后还是会有这些症状存在。

在中医上,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嗜睡难寤’:‘寤’是睡醒的意思。

入睡困难很常见,但是总睡不醒、睡不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身体的睡觉行为和卫气运行有关,《灵枢 口问》有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就是说一天的阳气消耗完了,阴气相对的就会多,这个时候人就想要睡觉,反之,阴气不足、阳气盛,就会醒来,或者睡不着。

而嗜睡、睡不醒,则是阳气消耗过度。

睡不醒、睡不够、经常犯困?一张方子,健脾、益气、涨精神

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然而卫气从阳入阴的关键部位是阳明脾胃,并通过阴跷脉入阴,因此脾胃是卫气能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入胃,经脾的运化将其化为水湿,水谷精微部分由肺输送到全身,糟粕的部分则经膀胱排出体外,但脾胃的运化功能一旦失常,水谷就不能化为精微而变为水湿,水湿积聚体内已久,便化为痰,并且这些代谢的产物又会反过来阻遏阳气的升发,导致人体寐寤失常,出现多寐不醒的现象。

因此嗜睡、睡不醒的人,多是脾虚、气虚的缘故。

气虚的症状

在《医方考》中有言:‘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面色苍白、气短、少言懒语、说话声音小、不够洪亮、四肢无力等明显症状。

中医上来讲脾主气血的生成,人的精力和活力,都依赖气血的滋养,只有气血充足,人才会有精神,有精力;但若脾虚了,气血生化不足,这时身体就会缺乏动力,就会觉得很困很累,总是睡不醒,醒了也总有睡不够的感觉,并且还会有面色萎白,大便溏薄的现象。

遇到这种问题,王医生给大家推荐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子--四君子汤。

睡不醒、睡不够、经常犯困?一张方子,健脾、益气、涨精神

这时方中的人参为君,可益气、健脾、养胃。

白术为臣,健脾燥湿,可化掉体内积聚的痰湿,并且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又佐以茯苓,健脾宁心。

最后一味甘草,益气和中,调节诸药。

最后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要多到户外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些对身体都是有益处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可在文章下留言或私聊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阴跷脉   精微   方子   阳气   阴气   脾胃   气血   失常   面色   症状   身体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