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再鲜也别放开吃,有这6种情况要慎食

春笋再鲜也别放开吃,有这6种情况要慎食


文 | 医食参考

春笋,是上苍赋予春季最鲜美的时令蔬菜,作为一种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般的洁净,亦无化学、农药、灰尘的污染,其味清淡而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满足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被誉为“素食第一品”“春天的菜王”“味冠素食的山珍”。



蔬食中第一品


明代文人李渔说:“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而蔬食之中他首推竹笋。《闲情偶寄》中说:“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他说的“蔬食四美”,竹笋全具备了。


李渔之说在今天已得到证实,竹笋的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蛋白质的质量优异,氨基酸种类有16 18种之多,其中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这是其他蔬菜所不可替代的。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竹笋性味甘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元代《饮膳正要》载:“竹笋,主消渴,利水道,益气。”明代药物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竹笋有“化热、消痰、爽胃”之功。正因为此,笋还在食疗养生中被广泛应用。


鲜春笋加粳米煮粥食之,可治久痢久泻、脱肛、小儿麻疹、风疹、水痘初起;与陈蒲、冬瓜皮各500克共煎汤,对因肾炎、心脏病、肝脏病等引起的水肿有明显消除作用;用鲜春笋适量水煎代茶饮,利于醒酒等。


春笋再鲜也别放开吃,有这6种情况要慎食



春笋并非人人皆宜


春笋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并非人人皆宜,食用时也有很多讲究。


1.过敏体质的人不宜吃春笋。过敏体质的人,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皮炎等,吃春笋时要格外小心,吃的时候最好先少尝一点,如有过敏反应,应该马上停止,如没有反应,可适当再吃点。而已有明确竹笋过敏者则应避免再次食用竹笋。


2.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吃春笋。春笋乃寒性食品,且粗纤维含量较多,容易使胃肠蠕动加快,患有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否则容易使病情加重。


3.儿童及尿道、肾、胆结石患者应少吃或忌食春笋。14岁以下少年儿童也最好不要食用,这是因为少年儿童骨骼的成长需要大量的钙质,而草酸盐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


4.不宜多吃。就算是普通人,新鲜竹笋也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大概在3两左右。因为古人说,“食笋者比如治病,得法则益人,反之则有损”。老人吃笋一定要细嚼慢咽。


5.煮透再吃。春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与钙结合可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人体不能吸收。为了减少草酸含量,食用时最好将竹笋在开水中煮5 10分钟,捞出后再配以其他食品烹饪。这样既可高温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鲜美。


6.不要和海鱼同吃。吃春笋时尽量不要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春笋再鲜也别放开吃,有这6种情况要慎食





相关链接:买回家的春笋如何去涩保鲜


①选购春笋时注意以质地鲜嫩,黄色或白色为佳;冬笋以黄中略显白的为好。由于竹笋是鲜菜,越新鲜越嫩,吃起来口感越好,因此保鲜很重要。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②要想竹笋保鲜,可以在竹笋切面上涂抹一些食盐,然后将它放入冰箱中冷藏,就可使其吃起来鲜嫩爽口。


③去涩。将竹笋连皮放入淘米水中,放一个去籽红辣椒,用温火煮好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④烹制时需要注意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不但易熟,而且更易入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春笋   李时珍   李渔   草酸   海鱼   竹笋   鲜嫩   素食   少年儿童   鲜美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