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高中生通过引力波数据发现中子星

中子星和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密度非常大的天体,这两类天体如果出现碰撞,会在宇宙中产生明显的引力波。

黑洞是引力波的典型素材,天文观测站可以捕捉到大量的黑洞引力波,但是中子星相比黑洞略逊一筹,因此中子星产生的引力波并不会非常强烈,从地球上的观测难度也更大。

而西雅图的17岁高中生Christine Ye,通过筛选天文台的大量观测数据,发现了黑洞和中子星撞击产生的引力波。

17岁高中生通过引力波数据发现中子星

天文学也需要从小培养:

此次17岁高中生发现中子星,也让这名学生获得了美国全国竞赛的第一名。

根据Christine Ye的采访,可以了解到,她对天文学的兴趣起源于中学,在中学时期,她曾参加过一个以天文学为主题的博览会,在博览会参观的过程中,结识了华盛顿大学的天文研究人员。

通过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Christine Ye在中学时期,就利用公开数据以及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的数据,研究引力波的相关信息。

17岁高中生通过引力波数据发现中子星

在研究引力波数据的过程中,Christine Ye也在帮助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筛选相关的数据,随着观看数据的增加,她也开始自己尝试模拟双星系统,了解引力波的形成过程。

在双星系统中,黑洞之间的合并,可以产生较为明显的引力波涟漪,而中子星的涟漪并不强烈,从而难以发现。即使是最大的中子星,也比黑洞的质量更小,这也是天文学家区分黑洞和中子星的关键依据。

Christine Ye在模拟中子星和黑洞的碰撞时,发现了数据库中存在匹配的数据,根据目前的数据,Christine Ye发现的中子星,比任何已知的中子星都要大,但尚未达到黑洞的质量。

17岁高中生通过引力波数据发现中子星

中子星相关论文即将发表:

作为17岁的高中生,通过对数据的筛选,以及自己对双星系统的模拟,成功找到了匹配的数据。目前Christine Ye正在和专业人员进行数据评估,研究结果也即将发表。

对于如此年轻的中子星发现者,Christine Ye表示自己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编程,而这些程序从数据库中找到了相关的结论。

17岁高中生通过引力波数据发现中子星

总结: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的天文观测数据变得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的数据,都无法进行细致的人工检验,庞大的观测数据,只能通过电脑自动筛选,找出最为特殊、最值得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这就让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被堆放在数据库中。

很多天文观测站,都会将部分数据进行公开,而天文爱好者,或许就可以通过这部分数据,发现被遗漏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子星   引力   双星   华盛顿   观测站   数据   天文台   天文学   黑洞   天文   发现   高中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