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肝阳上升,慎食“发物”!多动少静,春练不赶早

清明后肝阳上升,慎食“发物”!多动少静,春练不赶早

清明后慎食“发物”

本报记者 燕声

清明

时节

清明节期间刚好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草木吐绿,清洁明净,气温变暖,降雨增多。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此时是养生的重要时机,要注意避开常见的养生误区。

清明后肝阳上升,慎食“发物”!多动少静,春练不赶早

注意养肝,慎食“发物”

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王长松曾介绍,清明节气之后,气温逐渐回升,阳光变得没有以往那么和煦,长时间晒会让体内生热气,肝火旺盛,所以这个节气里尤其要注意养肝。

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清补即以清淡平和的食物滋补身体,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另外,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但要慎吃“发物”,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多动少静,春练不赶早

清明时节,自然界阳气生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因此,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要多外出活动。但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需要注意的是,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另外,外出锻炼时要做好保暖。河北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袁曙光曾介绍,老人下肢微循环较差,如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因为循环障碍多并发下肢坏死,更应注意“春悟”,重点要捂脚、腿,继续穿一段时间保暖性好的裤子,不要过早脱去厚棉袜换上薄袜子,也不要过早穿单鞋。

气候多变,防病别松懈

此时气温仍不稳定,还需注意预防一些常见病。

防感冒。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提醒,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

清明节左右还易出现其他几类疾病。王长松提醒,如心脑血管疾病。阳气生发,气温一时下降,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也很高。如果一旦出现腹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药物,轻微的腹泻只要一两餐不吃就可治愈;过敏,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环境,戴上口罩。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虾蟹、牛奶等容易过敏的食物。另外还需当心一些带刺的草和草丛中的昆虫,最好穿长袖衣裤及长靴,避免擦伤皮肤。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发物   清明   阳气   下肢   保暖   时节   气温   中医   食物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