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由足太阴膀胱经曲差穴进针,沿皮贴骨刺,过通天穴止。一针透四穴(曲差、五处、承光、通天,故名通曲,皆归足太阳膀胱经) ,两侧二针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神经分布:三叉神经第一支之额神经及脊神经之枕大神经分支分布。
主治: 癫痫、重症神经衰弱、痣病、精神病、鼻炎、副鼻窦炎、多发性神经炎。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曲差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位于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即前发际正中直上半横指,再旁开2横指处即是曲差穴。其经气下达目鼻,向上抵头入脑,故有疏风泻热,清絷降浊,清头明目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及风热郁滞目鼻的目痛,鼻塞,鼻衄。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五处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1横指),旁开1.5寸(2横指)处即是。益气通络,疏风泄热,清头明目,醒脑安神。下可达目,上可直接入络于脑,故本穴可治疗风热上犯之头痛目眩,视物不清;并可用于治疗疗风热或风痰上扰清窍,扰乱元神之小儿惊风,脊强反折,癫痫等。

承光穴】在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百会与前发际之连线中点,旁开1.5寸处按压有酸胀感。清热明目,祛风通窍,对头痛,目眩,鼻塞,热病,面部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具有特殊的疗效。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通天穴位于巅顶部,通百会而入络于脑。通有通达的含义,考鼻通天气,肺气通于鼻,因针刺可使肺气得宣,鼻利气通,且力强功专,因名通天。故此穴有疏风清头,通利鼻窍的作用,是治疗头脑部疾患和各种鼻病的要穴。

正坐或仰卧,在头部,于前发际督脉中点上4寸,旁开1.5寸处。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小贴士】:初学者可以采用四针接经之法,在四穴仔细寻找揣摩硬结痛点进针,方便快捷,减少患者痛苦。怯针者,可以用杵针疗法,或者点按,拨筋,雷火神针(参见本人头条号或者西瓜视频)。

破皮后, 右手持针柄,左手拇食两指持针尖部,右手捻转进针,左手送针,边捻转边进针。留针期间可捻转数次,起针时边捻边退,出针后两手挤压针孔放血少量。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针感】痛胀。

【经络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路线。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主治: 癫痫、重症神经衰弱、痣病、精神病、鼻炎、副鼻窦炎、多发性神经炎。该针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伍穴位组合运用。

秘法针灸三十六(二)通曲针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承光   神经炎   针法   鼻窦炎   发际   癫痫   神经衰弱   鼻炎   针灸   头部   头痛   神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