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书:家庭教育不止有上限,更应有底线

今日荐书:家庭教育不止有上限,更应有底线

今日荐书:家庭教育不止有上限,更应有底线

现在谈到家庭教育、抚养孩子,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孩子的能力、素质,比如会不会弹琴?考试成绩怎么样?个子高不高?能不能进名校?诚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就是广大家长的美好愿望。但在这些期背后,有一种教育不能忘记,那就是对孩子底线思维的教育。底线教育有多重要?相信马加爵的案子,过去了这么多年,大家仍记忆犹新。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是一座金字塔,那么底线教育就犹如金字塔的底座,支撑着以上所有的石块。底座不严不实,金字塔即使搭建得很高,也难逃轰然倒塌的命运。今天想聊的这本书,讲的就是底线思维教育的种种应知应会的知识。

这本书叫 《幽微的人性》。书的作者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网上流传着很多李教授对于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访谈小段子,深受大家欢迎。在这本书里,李教授用了一个个实际发生的社会热点案件,向大家介绍了犯罪心理的特点、有什么样成长经历的人容易去犯罪、如何通过家庭教育避免犯罪等等知识。可以说,这本书既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的参考书,也是教育家长如何教会孩子发现潜在危险,有效自我保护的教科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为,为了培养孩子稳定健康的人格,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重视早起教育。“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古话,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李玫瑾教授提到: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人性都是养出来的。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变态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犯罪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当这个成长环境被破坏了,人性就乱了,你后来再去教育是没用的,因为心理思维习惯在人的早期就已经养成了。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早期,家长就应该耐心陪伴,刻意培养,尤其要注意孩子心理健康状态。比如,通过真善美的童话故事、绘本或者卡通片,将善良、诚实、勇敢这类美好的品质在孩子心中扎根,树立正确的三观。事先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事后去补救。

第二,要练习控制情绪。犯罪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冲动型犯罪。李教授指出,在她观察过的几起大学生、高学历犯罪的个案中,让这些高智商者做出犯罪抉择的关键因素是浮躁、愤怒、愤恨、咽不下这口气。在心理学中,这类感受词统统被称为情绪或情感现象,正是情绪力量使他们“不去想”而行动。这意味着所谓高智商者犯罪,其智商成分只包含在犯罪行为操作中,但在犯罪动机中恰恰缺失高智商,真正决定他们选择犯罪和出现犯罪指向的不是智商,是情绪,不是价值判断,而是任意放纵。在他们犯罪前的心理活动中,有的只是感受,缺失的恰恰是理性。都说冲动是魔鬼,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学不会用理性去控制情绪上的大小波动,很可能人会一时负面情绪上头做出后悔的事情。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言传身教,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那怎样来管理呢?方式很多。如果修养高一点,可以利用“沟通”这个工具。客观阐述自己的想法,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情绪就会被逐渐排解。如果实在担心自己控制不住,我建议就采取“离场”这个方式。虽然看起来消极,但能迅速把自己从引发情绪的人和场景中抽离,也是冷静头脑的一个好方法。

第三,要主动释放善意。“人之初、性本善”是大家儿时就学过的《三字经》里的开篇之句。善良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么多的罪犯呢?李教授研究了许多犯罪分子的经历,她发现他们在早期很少得到过善待,所以造成了他们也不会善待他人。李教授在分析马加爵案件时说的:“很多犯罪案例里,一个犯罪人杀了那么多人就这个人没杀,因为这个人善待过他。真正好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如何替别人考虑,要善待他人。教会孩子善待他人,这有时是救命的东西。”人与人个性不同,对事物的敏感点也各不相同,硬碰硬往往两败俱伤。生活中尽可能用正向的、友善的语言去沟通交流,这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好德行。心存善念、善待他人,你的善意,指不定哪天就保了你的命。

书里除了这三点最基本的底线思维,还提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建议,大部分是关于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比如,多让孩子发展体育运动,这样孩子就能更好保护自己;一定要让孩子有朋友。如果他孤立一个人的话,就很容易被欺负,要是能交上三四个朋友,这时候别人要欺负他就得掂量了;关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避免因为生理疾病引发的精神异常;还有家庭性教育的要点(6岁之前的性教育在于灌输给孩子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的观念。青春初期(12岁前后)的性教育在于让少年懂得何为性别魅力与修养。16岁花季进一步了解性与法律、性与道德的关系)等等。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家长的岗位,真的非常重要。以往被我们家长忽视的心理教育,值得被郑重提上日程,放在优先于智力教育的地位。作为家长自身,也需要有意识的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子女做好表率,尽量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阳光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家庭教育   底线   上限   金字塔   性教育   情绪   思维   教授   家长   孩子   今日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