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孩子茁壮成长的你,陷入误区了吗?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快快茁壮成长,为此,我们对孩子百般疼爱,万般呵护,稍有差池就可能会提心吊胆。但有时我们也应该放松下来想一想,有哪些育儿误区是我们应当思考或避免的呢?

盼望孩子茁壮成长的你,陷入误区了吗?

一、补钙不是多多益善

充足的钙是孩子骨骼发育的基石,家长们对于补钙这件事也十分重视。但是,一些常见的补钙“误区”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很多家长认为,在补钙过程中,吃钙片(或其他剂型)是必要的。事实上,作为人体钙的最佳来源,奶和奶制品的充分摄入才是补钙的最重要一环。

对于青春期前的儿童,当体内维生素D水平达标时,每日摄入500ml牛奶或适量的奶制品已经大致可满足钙的需求。而对青少年来说,这个量大概在750ml左右。此外,绿色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等日常食物中同样含有较高的钙。只要能够在饮食中充足摄入,药物补钙并不是必要因素。

1岁到4岁儿童每日推荐钙摄入量是600mg,11岁以前则是800mg。如果超量补钙,多余的钙质也没有办法被充分吸收,更无法正常排泄,如果体内存在长期大量的钙沉积,会有诱发高尿血症、影响心脏功能等风险,同时也会影响到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过量的钙,反而容易导致骨骼过早钙化,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长高年限,影响孩子的身高。过高的骨钙也会使骨质变脆,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您觉得孩子需要额外补钙,请不要自行猜测,而是应前往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意见。

盼望孩子茁壮成长的你,陷入误区了吗?

二、睡眠不能只看时长

人们在形容睡眠质量时,经常用到的词汇就是“婴儿般的睡眠”。的确,对于儿童生长发育来说,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但您有没有想过,充足的睡眠到底是什么概念?“睡得多”就等于“睡得好”吗?

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小朋友A每晚8点睡觉,早7点起床,午睡1小时;小朋友B每晚11点睡觉,早11点起床,不睡午觉。他们的睡眠时长都是11个小时,但睡眠质量会是一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与睡眠时长同等重要的,是合理而规律的睡眠习惯。

众所周知,体内的生长激素对于儿童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而早睡早起的一大重要原因正是生长激素的分泌特点所致。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很强的昼夜节律性,80%是在睡眠时分泌的,在入睡后1-2小时达到高峰,而维持高质量的深睡眠也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一般来说,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大概在晚上9点-12点以及清晨6-7点。

如果睡眠时间过晚,孩子可能处在一个过度疲倦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入睡,较难快速进入深睡眠状态。尤其是低龄儿童,容易在睡后1-2小时出现哭闹、夜惊等现象。所以,如果睡眠质量不高,就算时长足够,但因为缺乏高质量深度睡眠,仍然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盼望孩子茁壮成长的你,陷入误区了吗?

三、挑食不要过度解读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多多少少正在面临或面临过孩子的“挑食”问题。但我们眼中的“挑食”,真的有您想象得那么严重吗?

挑食,一般来说指的是孩子拒绝大量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食物,从而导致摄入的食物种类不足的现象。而我们都知道,合理均衡的膳食可以参考“膳食宝塔”,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豆奶制品和油脂类。严格地说,孩子只有对某一类食物吃得极少或者不吃,或许才能算得上挑食。如果您的孩子只是不吃一种或者几种食物,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同类食物的摄入达到营养素的充分获取,无需过度担心。

同时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作为家长的我们,就真的做到自己眼中的“不挑食”了吗?近年来一直流行这句话:“大人不挑食,因为他们只做自己爱吃的。”饮食偏好和习惯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甚至菜品的口味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诚然,孩子的饮食越丰富越全面,一定是更有利的。但是我们眼中所谓的“挑食”,或许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是简单粗暴地“要求”“强迫”孩子,就能够妥善解决的问题。

盼望孩子茁壮成长的你,陷入误区了吗?

四、吃饱不该强劝硬塞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同样,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

和“挑不挑食”一样,孩子“吃没吃饱”也是个很玄的事情。从出生喂奶,到长大上桌,“孩子吃饱了没”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事实上,针对表达能力不强的低龄宝宝,现在已经有很多经验来判断他们有没有吃饱,寻求医生的意见或者上网查找信息,都可以略知一二。对于大孩子来说,确实存在小心思越来越多,在饭菜不可口或者想留着肚子吃零食的时候故意说吃饱的可能性。但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没吃饱”之前,更应该做的是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宝贝,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这些情况。更何况,如果不确定孩子是否真的刻意不吃饱,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这一天除了三餐不能吃其他的食物,相信到底是饿还是不饿,孩子会用行动告诉我们的。

让孩子吃饱是必要的,但过度饮食,同样会导致很多问题。过量的食物在肠内发酵,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甚至腹泻,对于低龄婴儿来说,也更容易引发过敏现象,更不用说长期大量饮食可能诱发的肥胖问题了。古语有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虽然不至于让孩子饿着,但“适量”一定是亘古不变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孩子   生长激素   挑食   茁壮成长   误区   充足   睡眠   食物   家长   因素   饮食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