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必知-

自古以来,民间就一直流行“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意思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那么不同的季节对于人的身体有何影响呢?我们来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必知

春季: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开始由枯转绿,显现勃勃生机。

此时人应该晚上早睡,早上早起,早起后到庭院散步,头发要披散着,最好不要束发,舒张一下身体,让自己的精气神随着春天的生长之气呼应。

春天是生机的时期,如果发生糟糕的事情,不要责怪,要有容忍,让事情正常发展,不要阻挠他们的生长。

违背这个道理就容易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得寒病,寒气容易入侵。春天的防护是为了给夏季打身体基础。

与春天的节气相违背,则容易引发肝气郁结病变。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必知

春季养肝


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夏季藩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长势旺盛,这个时候晚上可以晚点休息,但是早上适合早起。夏日白天时间长,容易使人厌烦,因此要保持情绪愉快,切勿发怒,使自己气息顺畅,同时保持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产生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违背这个道理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季之气的条件不足,秋天就容易发疟疾。

与夏天的节气相违背,则容易心气中空,非常容易感到空虚,失落。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必知

夏季养心


秋季: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秋季是万物成熟结果的季节,天气劲急,应该早睡早起,神志保持安定,借以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这个季节要注意肺部的保养。

与秋季的节气相违背,就容易肺气浮躁。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必知


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冬季是万物修养的阶段,动物开始冬眠,人也容易精神疲惫。人应该早睡,晚起。等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保存体内的阳气特别是脚部的温暖,否则肾脏容易受损。

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天气阴霾昏暗,我们很容易感到沮丧,低沉,此时空气容易阴霾,邪气横行,环境变得阴暗潮湿,日月无光,雨露不能降临,阳气也会闭塞不通,万物的生命就难以延续,天地四时蕴含规律,人应顺应四时变化,来保养保护身体。

所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顺应四季节气,就不会得重病,如果长期在夜晚工作,白天休息,就容易滋生紊乱,阴阳失调。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必知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等到病发再想着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去预防,当体内乱子已经形成,再去治理,如同临渴掘井,届时太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黄帝内经   日光   节气   早起   秋季   万物   夏季   季节   春天   身体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