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要不要给孩子提前认字?

儿子今年要进幼儿园了,我无意中问了几个朋友这个问题。我生娃较晚,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总会咨询他们。

朋友A:千万不要提前让孩子认字,我就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我自己是老师,所以我给孩子做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从4岁起,开始让孩子认字,家里贴了很多认字画,一个字一个字教,多记住一个就奖励冰淇淋。

看起来,孩子也对认字充满了兴趣,到了快要上小学的年级,已经认识了1500字以上,很多小学读物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是转折来了,孩子上小学后,非常不喜欢阅读,上语文课就画画,写作文更是牛头不对马嘴,像流水账。

后来有人对我说,6岁之前不能让孩子认字,因为文字敏感期从6岁开始,之前都是拔苗助长。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朋友B:我没有教过孩子认字,至少没有系统教过,只是给买过一些识字书和绘本,想着以后总归要用到的。有活动就正好囤一点,我有时候带着他读,有时候他自己在那翻看,我也没当回事。

有一次出去玩,孩子自己装了几本绘本,路上的时候自己在列车上翻绘本看。那个津津有味的样子,完全看得懂,我蛮疑惑的,拿过来一看这上面有不少字。

于是,我就问孩子,你怎么识字的,你爸教你的啊?还是奶奶教你的?孩子说,爸爸回来看手机,奶奶要烧饭,我自己跟着书学的。就你买回来的那些书。

我自己都忘了我买了些什么书,我还在出差,回去告诉你是什么书。哦,我孩子现在小学三年级了,全年级排名第二。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等等,这和我的认知有些不一样啊,提前起跑还有家庭优势的,反倒是比放养的孩子,落后了一大截。这是什么原因?难道真像我前一个朋友说的,孩子的文字敏感期是6岁,之前让孩子认字,都是拔苗助长?

我陷入纠结了,孩子快三岁了,马上就要面临认字和阅读的环节。虽然不想孩子提前起跑,但是也不想孩子落后。百转千回后,我还是找到了我曾经的语文老师,老师几年前就已经退休了。现在帮着儿子带娃,很有些含饴弄孙的感觉。

到了老师那里,我直接开门见山地就说出了我的疑惑。


提前认字,并不是提前拆分汉字

老师不紧不慢地说,阅读要趁早,4岁之前的互动阅读是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的,认字就是阅读的先决条件。有些家长教孩子认字,用一些很机械的方法,孩子也只是记住了这个字的形状和读音,对于这个字怎么用,在不同的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完全没有概念。

如果孩子是在一种快乐的,互动的情况下,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的字,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学习语言的本意是,在日常环境中学会如何去用这些字,在什么场景用这些字,怎么多角度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字。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对于孩子来说,学认字本身是复杂和耗时的,如果再用错方法,逼着孩子机械认字,就会让整个认字过程变得枯燥,甚至适得其反,就像第一个孩子那样。

认字不怕早,想要孩子认字,就要给他创建一个丰富的文字环境,让他自然地接触文字,围绕着“意义”去学习,进行深度地学习。

见我似懂非懂的样子,老师走到他孙子的小书架,摸索了一套书给我,那套书名叫《魔法识字书》。诺,拿去瞧瞧,这套书会魔法哦。我拿过来一看,是一套12册的拼音认字书。封面写着: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诗,一段话。将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孩子感知汉字的魅力,理解字词的意义,掌握诗句的精髓。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这不正好贴合了老师说的那段话:给孩子创建一个丰富的文字环境,让他自然接触文字,在什么场景使用,如何多角度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字,围绕着“意义”去学习。

老师笑呵呵地看着我,“这套书我孙子很喜欢看,小时候我就是用这套书和拼音书,让他自己看。当他自己学会一些字以后,就带着他去街上转悠,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他就有了自主阅读的兴趣,到现在语文成绩总是冒尖的,作文篇篇都是范文。”

我带着书慢慢踱步回家,一边走一边想老师说的“意义”。回到家,就马上翻开这套《魔法识字书》。恰巧翻到了“星”这个字,书里首先出现了一个放大的“星”字,又出现了两个由“星”组成的词“星光”、“星月交辉”,接着是《长恨歌》里的一句诗,最后是一小段文字。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孩子学认字,并不需要多么正式,也不用一板一眼。只要你给他一个合适的星空,他就自然地接触到了“星”这个词,并且在生活环境中代入,星星是挂在天上的,星星发散出的光是星光。苹果、橘子也是一样,在一个好玩的过程中,他自然就学会了文字。学会文字后就会爱上阅读,越读越会读,越会读越想读,最后阅读能力和认字能力互相促进发展,就像星星和月亮那样“星月交辉”。


认字和阅读,是良性循环

和老师的谈话,也不由得让我想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的尹建莉老师曾说,女儿圆圆不是小神童,她自己也没有刻意教圆圆认字,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大约是离小学开学还有半年时间,她忽然就认识了很多字,能津津有味地读书了。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虽然尹建莉老师没有刻意教女儿认字,但是她坚持给女儿“读”书,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完全按书上的文字,一字字指给她读。

这个过程圆圆开始认识一些字了,后来有进一步,变成了圆圆指着尹老师读,她指哪里尹老师读哪里。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文字和故事联系到了一起。

总结一下l两位老师的方法:让孩子不用刻意认字,与其一板一眼的教学,大人孩子都累。还不如,提供孩子一个丰富的语境和一些好的认字材料,让孩子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文,最终水到渠成。

老师给我提供的这套《魔法识字书》和《神奇拼音书》一共12本,有别于其他一些枯燥、模式化的识字书,它以孩子的角度去面对“汉字”这个新事物,由点及面,让孩子从一个简单的汉字辐射到一个小短文的阅读,并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孩子。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这样的好处是,给了孩子极大的想象空间,他不仅可以学会一个汉字,而且可能在这个汉字的基础上,再多学会一个词组,还能慢慢读会一句诗,甚至从一篇小短文中认知更多的字。每一个汉字都找到相对应的一句古诗,让古诗滋养孩子的内心,真的是用心良苦。

凭借孩子强大的举一反三能力,当家长意识到孩子开始自主阅读时,他的单词量可能已经积累到了一个,令家长感到惊喜的程度。

如果您家有一个3-6岁,嗷嗷等待认字,您却无从下手的孩子。正版《魔法识字书》6本3,您可以带一套回去,给孩子一个惊喜,也让孩子给您一个惊喜。

大班识字上千,小学成学渣,孩子识字趁早好?还是等“敏感期”?

【等风来】魔法识字书全6册带拼音的有故事的汉字幼小衔接 39 购买

每个家长都知道“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自主阅读能力是提升孩子阅读数量和质量的关键,而提升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提升孩子的认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孩子   汉字   大班   拼音   敏感   自主   意义   能力   老师   文字   朋友   魔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