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湿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健脾化湿是中医中的一个治疗方式,运用具有健脾助运、祛湿化浊作用的药物以消除湿邪的治法。

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虚水湿不化症,多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委婉痞满,肢体困重,饮食不化,大便溏薄或泄泻,水肿,女性带下,苔白厚腻,脉缓等。

健脾化湿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湿有寒湿、湿热之分,使用健脾化湿药时,应根据湿的不同性质进行药物配伍。寒湿者,配温里药;湿热者,配清热燥湿药。行气有助于化湿,故应用化湿药时,常配伍行气药。脾弱则生湿,脾虚者应配补脾药以配其本。又湿性趋下,配伍利湿药,可使湿邪下泄,提高祛湿效果。

常用健脾化湿药:白术、党参、茯苓、扁豆、薏苡仁、山药、苍术、藿香、佩兰、白豆蔻、白蔻壳、草豆蔻、草果等。

健脾化湿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脾虚湿阻之泄泻

证候:泄泻,腹胀呕吐,不思饮食,倦怠乏力。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主方钱氏七味白术散。方药:人参、茯苓、白术、藿香、木香、甘草、葛根。

2、 脾阳虚衰之水肿、腹胀

证候: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则:温化水湿,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方药:干姜、附子、白术、茯苓、炙甘草、厚朴、大腹皮、草果仁、木香、木瓜。

健脾化湿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脾虚湿盛之带下

证候:女性带下清稀。治则:健脾化湿止带。主方:完带汤。方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黑芥穗、柴胡。

常用化湿健脾食物:山药、绿豆芽、红小豆等。健脾化湿药多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易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不宜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车前子   苍术   草果   方药   白术   藿香   木香   茯苓   山药   甘草   注意事项   方式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