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老人低温症

上了年纪的人比较怕冷。但是有的老人在体温降低时自己却一无所知,就比较危险。因为时间一长,有可能造成对生命的威胁。

不可忽视的老人低温症

哪些情况会导致老人低体温

严格来说,低体温指体温低于35 。

日本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对1 025名60 94岁的老人进行腋温测定,平均值比一般成人要低。

各种严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脑血管意外、肺炎、肺栓塞、心肌梗死、精神紊乱等,以及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酚噻嗪类镇静剂、抗抑郁药物等,均可引起低体温。

室内温度过低,老人卧床不动或少动,饮酒后热量迅速散发,也会使体温下降。

低体温的表现

低体温老人面容往往苍白,但也有反而出现红色的,这时中医称之为“戴阳”,认为属阳气将脱、人濒死亡的先兆。皮肤很冷,即使在有衣服保温的腋窝、腹壁,也摸不到丝毫热气;面容浮肿,说话迟缓,思考能力减退。当体温低于32 则出现意识模糊与嗜睡。体温再低时多数丧失知觉,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反射迟钝,肌肉强直,有时由于肌肉过度紧张造成的颈强直,类似脑膜炎;心血管系统心率变慢,心电图中常出现一定程度的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如动脉压下降则为不祥预兆);呼吸系统呼吸慢而表浅,可患有支气管肺炎而无常见临床症状;消化系统血清淀粉酶常升高,尸检时常见有急性胰腺炎。

低温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老人往往感觉迟钝,低体温常靠别人发现。故须对老人经常进行看护,定时测量体温。室内应维持一定温度,老人应有充足的衣被以防体温丢失,特别是头与四肢更应注意保暖。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不要喝酒,避免用镇静剂。鼓励老人多活动。因为活动才能维持正常体温。

治疗原则

体温低于35 时最好住院治疗,积极复温。复温速度必须缓慢,避免虚脱。

当体温属于中等低温(32 35 )时,将室温维持于27 ,可使老人的深部体温每小时升高0.5 ;但若体温上升太慢,可将室温升高至28 32 。

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同时注意心脏状况与血压变化。立即静脉注入氢化考的松100毫克,然后每6小时注射100毫克,直至脱离危险。如组织缺氧时则给氧,用广谱抗菌素预防肺炎。

在严重低体温(深部体温低于32 )或长期体温过低时应积极复温,以免产生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具体措施为加压给氧、静脉输入温液体(中心静脉插管以监测心脏功能)、纠正脱水与酸中毒、每半小时测肛温一次。

中医药如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参附汤(人参附子)、附子汤(人参附子白术、白芍、茯苓)等在治疗老人低体温时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文/司长河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低温   老人   附子   镇静剂   室温   肺炎   人参   静脉   迟钝   体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