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冒雨昼夜行军,歼灭敌人一个师

我军冒雨昼夜行军,歼灭敌人一个师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四史知识问答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 ),阐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步骤和目的,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关于义务教育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教育人员改革的决定》


(上期正确答案为B项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供题:航天工程大学 刘若璇)


作者简介


刘子林,文中身份为第二野战军4兵团15军43师127团3营副营长。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二百四十六


从淮海到广西

刘子林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一切尚未解放的地方。这时我们刚从淮海战役下来,经过千里行军,通过大别山区,到达了湖北和安徽交界的长江北岸,离江边尚有五十里地。到达后,部队一面在军事上进行渡江作战的一切操练,利用湖泊学习划船、浮水等技术,一面在政治上进行渡江的政治动员。经过二十多天的学习苦练,战士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做好了渡江的准备。

一天,八连接到了渡江的命令,战士们纷纷写决心书,要求当突击队最先突破江防。队伍下午出发,走了五十里地到达江岸。晚上,江面传来了枪声。这时,第一梯队已顺利地突破江防,并带来令人兴奋的消息:当天晚上,已有六十万大军突破江防胜利登陆南岸。战士们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兴奋地说:“我们过江,一定要打一个漂亮仗!”

八连过江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追歼南逃的敌军一四三师。我们冒着大雨连续行军八百里,到达了江西德兴县兴龙坑岭,终于在岭下追赶上了敌人。

兴龙坑岭的地形是险要的,两边都是不可攀越的大山,两山中间是一条泥泞小路。而一座名叫双龙亭的长亭,正卡在两山之间的山路上,断绝了通过小路迂回到高山上去的可能。敌人一四三师控制着制高点,把守住长亭,企图凭借这险要的地形来阻止解放军的追击。

第一次,我派出一个排沿小路向长亭作试探性的攻击,走在最前面的二班长王贸虎正举手准备把手榴弹扔出去,敌人一梭子机枪把他打下来了,白永胜冲上去拖住敌人,却被另一个敌人的冲锋枪打倒在雨里。长亭没有拿下来,冲在最前面的二班只剩下三个人了。

情况万分危急,队伍夹在半山中,两面都是敌人。雨越下越大,经过再三思索后,我重新组织了力量,继续向敌人发动攻击。三个精悍的机枪手、三个精悍的步兵和我组成了七个人的突击队,躲过敌人从山头上横扫过来的枪弹,一边打一边上,用猛烈火力压制敌人。按照预定计划,我和三个机枪射手,勇猛地从正面扑向长亭,投弹组的三个战士,从长亭的两边迂回到长亭的后门,截住了敌人的逃路。就这样,敌人的一个排被我们消灭在长亭里。

七人突击队攻占双龙亭制高点后,全连战士也迅速冲到长亭跟前。我带领着队伍向左右两侧高山发展,继续向敌人的纵深追赶,终于找到了敌人的师部和主力驻扎的地方。敌军措手不及地狼狈逃命,满山满沟的敌人成群地交出自己的武器。不到三个钟头的时间,敌一四三师就全部被歼灭,敌师长阎尚元也被俘虏了。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播音:刘敬一

整理:傅得康

编辑:马艺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江防   敌人   高山   星火燎原   精悍   险要   解放军报   长亭   突击队   我军   昼夜   小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