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最可恶的叛徒,造成我军6700余人伤亡,他的结局如何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我军阵营里有一名战士叛变了,他的叛变造成我军王牌部队6700余名战士的伤亡,这也是“万岁军”战斗史上的一个污点,这名叛徒是谁?他为何这么做?他又落得怎样的下场?

这名叛徒名叫谷中蛟,他叛变的事情还要从白马山战役说起。

1952年10月6日,我军第三兵团第38军正蓄势夺取白马山,第38军因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出色,而获得彭德怀“38军万岁”的称赞,38军“万岁军”的称号由此而来。

抗美援朝最可恶的叛徒,造成我军6700余人伤亡,他的结局如何

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爆发,38军战士成功穿过三所里、龙源里两地并守住了松骨峰,扭转了我军不利的局面。

在1951年1月爆发的第四次战役中,38军依靠南汉江抵抗住了敌军的进攻,成功掩护我军撤离,然而38军战士却因为损失巨大,不得不在战役结束后回到后方休养生息。

敌军在1951年9月的秋季攻势中,从我军第42军手里拿下了白马山阵地,随后他们就在白马山阵地上构筑起了坑道、埋藏地雷等防御工事,韩军更是将此地称为“钢铁阵地”。

除此之外,敌军还使用飞机、坦克等先进的武器,让我军在夺回白马山阵地的战斗中损失惨重,42军曾用423人的代价,换来了敌人30余人的伤亡。

抗美援朝最可恶的叛徒,造成我军6700余人伤亡,他的结局如何

次年,敌我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僵持,双方多次进行阵地战,当年敌军派遣韩军第9师来驻守白马山阵地。

1952年5月,我军决定让王牌部队38军去夺回白马山阵地,我军做出这样的决定,表明了他们誓要拿下白马山阵地的决心。

韩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力低下,多次是我军的手下败将,甚至连盟友美军都看不惯。

我军对白马山阵地势在必得,第三兵团司令王近山还认为此战是“牛刀杀鸡”。

38军军长江拥辉为了打胜仗也蓄势待发,当时江拥辉命令114师作为进攻主力,叛徒谷中蛟正是出自该支部队里。

谷中蛟原名谷中炼,出生于湖南,1949年谷中炼更名谷中蛟,同年10月,他进入南方中央军事政治训练学校,1950年5月,他从该校毕业后来到第38军第114师第3营第7连担任文化教员一职,同年7月,谷中蛟随同第38军来到东北,并于10月25日从东北集安出发来到朝鲜。

谷中蛟参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于是他在知道自己作为文化教员是不会被派往前线的前提下,屡次假意提出去作战,这样上级对他刮目相看。

1952年,第38军计划派谷中蛟所在第3营以及另一个营的战士组成突击队,执行伏击白马山的任务,谷中蛟故技重施,这一次他“不幸”被编入突击队,害怕死亡的谷中蛟怂了,再加上1952年10月初发生的一件事,让谷中蛟决定叛变。

抗美援朝最可恶的叛徒,造成我军6700余人伤亡,他的结局如何

那时,朝鲜半岛的天气变凉,大后方在突击队进攻之前就送来了御寒棉衣,上级决定在白马山战役之后发放棉衣这一消耗品,伤员优先使用棉衣,我军战士除谷中蛟外都赞同这一决定,只有谷中蛟觉得组织是在针对他,自己命都快没了,组织连棉衣都舍不得发给他。

又急又怕之下,谷中蛟趁着去前线侦查道路的机会,独自跑到韩军阵营里叛变了,他将自己所知道的38军全部战略部署全都告诉了敌军。

正因如此,我军在白马山战役中失利,不过谷中蛟的“诚意”并未感动敌军,敌军仍按俘虏的标准来对待他。

江拥辉在王近山的指挥下提高了114师的战斗力,给其分配了180门火炮、17辆坦克、59门高射炮以及122挺高射机枪。

另一边,韩军也在谷中蛟的泄密下往白马山增派了更多士兵,并巩固了原来的防御工事,同时美军也派了9个炮兵营和44辆坦克来支援韩军。

抗美援朝最可恶的叛徒,造成我军6700余人伤亡,他的结局如何

10月9日战斗打响,我军在与敌军对抗4天后处于弱势,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38军战士全部撤离白马山转向上甘岭,在白马山战斗中,我军伤亡高达6700余人,韩军第9师却成了“白马师”。

谷中蛟以为自己帮助韩军取得白马山大捷肯定会被嘉奖,他还申请加入韩国军队,可是韩国军队根本不接纳这个叛徒,他们利用完谷中蛟后就将其送到了战俘营,待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韩军又将他送到了台湾。

有人说他在穷困潦倒中过完了罪恶的一生,也有人说他出家了,谷中蛟的真实下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叛徒的下场一定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叛徒   上甘岭   我军   朝鲜   敌军   棉衣   伤亡   阵地   战役   白马   战士   结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