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毛泽东年轻时, 便胸怀世界, 心忧天下, 又为了调查研究, 所以, 酷爱读报。 这种习惯, 使他了解国内外大事, 调查实际, 研究问题, 较快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成为一位坚定的革命者, 并通过读报, 帮助决策, 指导战斗, 推进革命。毛泽东曾回忆说:“ 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 总共只花了一百六十块钱—— 其中包括我的许多报名费; 在这笔钱里,大约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 订阅费每月约一元。 我还常常买报摊上的书籍和杂志。” 这种读报习惯, 直到上井冈山, 即使在国民党包围封锁的情况下, 也从没间断过。 所以, 他熟悉国内外形势, 分析时事, 具体透彻, 有说服力。在革命战争年代, 毛泽东利用各种方式, 通过各种渠道,有时, “ 文武” 兼用, 获得大批国民党的报纸刊物, 精心阅读,了解信息, 分析现象, 把握本质, 甚至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情报系统, 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指导革命, 消灭敌人。1929 年初, 当毛泽东率领红军向赣南、 闽西进军时, 急需判明尾追的敌人的瑞金城内敌人的动向, 以制订下一步作战计划。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在当时没有健全、 得力的情报系统的情况下, 于是决定派宋裕和带领一个连到瑞金县城“ 抢” 报纸, 弄到一批《国民日报》、 《中央日报》 和广东、 上海、 福建、 江西的地方报纸, 经过分析, 印证了关于敌人的实力、 动向和企图。 他同朱德、 陈毅商量后, 决定利用大柏地以南10 里左右的麻子垇山高坡陡, 竹茂林密, 谷地两头窄, 中间宽, 易于隐蔽埋伏的有利地形, 把死命追赶红军的敌人诱入“ 口袋” 阵, 速战速决, 打得特别漂亮, 歼敌两个整团, 活捉匪团长肖放平、钟桓, 俘敌800 余人, 缴获枪械800 余件。 这就是著名的大柏地之战。 粉碎了湘赣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所谓“ 会剿” 。 毛泽东欢欣鼓舞, 豪情满怀, 唱道: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令朝更好看。(《菩萨蛮· 大柏地》)毛泽东就是这样, 利用读报所组织的特殊的情报系统, 制订了正确的战术, 打败了敌人, 壮大了革命的声威。毛泽东把读报看作是间接的调查研究, 他曾说:“ 问题的研究, 有须实地调查者, 须实地调查之; 无须实地调查, 及一时不能实地调查者, 则从书册、 杂志、 新闻报纸三项着手研究。”1935 年秋, 红军突破甘南的天险腊子口, 翻越岷山, 9 月18 日, 占领哈达铺。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毛泽东亲自率领的中央红军一、 三军团,原计划要经过甘肃东北, 以游击战争打通国际通道, 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建立根据地。 现在占领了哈达铺, 怎么办呢? 红军指向何方? 真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毛泽东9 月21 日下午到达哈达铺, 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 找到所有弄到手的报纸, 聂荣臻、 叶剑英也派通讯员送来报纸, 和中央其他同志一起进行翻阅, 查找信息, 发现《晋阳日报》 报道, 陕北在红军5 万余人。 《大公报》 也报道关于陕北, 甚至陕南农村“ 赤化” 问题; 还报道陕北红军完全占领着延安、 延长、 保安、 安塞等县城。 从而了解到, 陕北确是和敌人周旋的好地方, 又有刘志丹的根据地, 红军的力量还不小; 还知道了徐海东的二十五军也在这里。 他们所建立的根据地, 是红军长征后唯一的一块完整保存下来的根据地。 毛泽东认为, 陕北地域辽阔, 群众生活艰苦, 又是穷乡僻壤, 还有几万红军, 是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的好地方。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于是毛泽东与周恩来、 彭德怀等研究, 作出重大而英明的决策, 改变初衷, 到陕北去! 并立即召开干部会议, 他说:“ 我们要北上。 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我们要北上抗日,首先到陕北去。 到陕北只有七百里了, 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现在改称陕北支队, 由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 我兼政委。” 红军整编, 继续北上, 10 月19日, 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旗镇, 与陕北红军会师, 胜利结束长征。 全军上下, 欢欣鼓舞, 有诗赞道:红军越岷山, 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 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 军行花道妍。革命靠路线, 红星飞满天。毛泽东不但借读报, 了解天下大事, 进行间接调查研究,作出重大决策, 消灭敌人, 夺取胜利, 而且利用报纸, 阐述革命道理, 指导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1948 年7 月至1949 年1 月, 我胜利结束了辽沈、 淮海、平津大决战之后, 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 妄图阻止中国革命继续前进, 想拖延时间, 重整军队, 卷土重来; 不得逞, 也要使中国划江而治, 分裂中国。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为此, 毛泽东亲自写了元旦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 揭露敌人, 教育人民, 绝不能骄傲, 半途而废, 一定要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另外, 在革命发展到即将全面胜利的时候, 也易产生骄傲情绪。 所以, 毛泽东1949 年3 月23 日把进北平谐称之为“ 进京‘ 赶考’ ” , 还说: “ 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4 月21 日, 毛泽东主席、 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百万大军摧毁敌人长江防线, 歼灭守敌, 胜利渡江。 为此, 4 月22 日, 毛泽东亲自写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电》 的电讯稿, 赞扬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 摧枯拉朽, 渡过长江, 并赞扬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战斗, 直捣南京。4 月23 日, 解放南京。 下午, 毛泽东起床后, 坐在院落凉亭里的藤椅上, 阅读《人民日报》 号外, 以情高兴, 触发灵感, 诗兴勃发, 遂进屋写人寓意深沉、 气象宏传、 格调崇高的珍贵诗篇《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履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以神来了笔, 点铁成金, 总结历史的教训, 阐述深邃哲理, 明确地告诫大家, 占领南京是伟大的历史事件, 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 新中国即将诞生, 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必须防止骄傲自满的情绪和停顿下来不再前进的情绪, 革命历程辽远, 同志仍须努力, 一定要把革命进行到底。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鼓舞全党全军永葆革命青春, 保持旺盛斗志, 继续前进。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的著名诗篇:《七律二首· 送瘟神》, 可知道, 这两首诗熔铸了毛泽东多少对人民的深情挚爱啊!仅以江西余江县兰田坂为例, 方圆50 里, 近50 年内, 患血吸虫病而死亡的意达 3000 余人, 20 个村子完全毁灭,14000 多亩田地变成荒野, 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影响生产,有首民歌唱道:兰田坂的禾, 亩田割一箩。高兴两人抬, 不高兴一人驮。对血吸虫病, 国民党“ 治” 了20 年, 日本也搞了几十年,都没搞出什么名堂来。 解放后, 毛泽东在1955 年冬农业合作化高潮期间, 就发出“ 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 的号召, 1956年还亲自制定了消灭血吸虫病的规划。 1958 年夏毛泽东视察杭州, 7 月1 日子夜, 读到《人民日报》 关于余江县人民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开展群众运动、 两年消灭血吸虫病的报道:《第一面红旗—— 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和《反复斗争, 消灭血吸虫病》 的社论, 十分高兴, 一连读了几遍, 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连声说: “ 好! 好! 全国都这样那该多好。 这种小虫可害人哩, 余江人民消灭了血吸虫病, 我看了高兴。” 他心潮澎湃, 极为激动, 伏案疾书: “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 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 微风拂煦, 旭日临窗。 遥望南天, 欣然命笔。” 遂成《七律二首· 送瘟神》。第一首写小虫肆虐, 人民苦难。 第二道, 则是写欢欣鼓舞的心情, 颂扬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 以及非凡的创造性, 谨录于后: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山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巧用敌人书报,展我武略文才!毛主席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哈达   陕北   余江县   武略   敌人   人民日报   书报   文才   南京   根据地   红军   报纸   思维   血吸虫病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