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大家应该都知道,从四川到西藏,有著名的“川藏南线”,即318国道,还有“川藏北线”,即317国道,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条“川藏中线”,即349国道。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前段时间,当我和朋友一起在“川藏中线”,即349国道上自驾时,意外在进入昌都市洛隆县境内时,在路边的高山上,远远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不禁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因为这处古代遗址在山顶上,距离349国道也比较远,我们只好用无人机飞过去拍照,想要一探究竟,看看这个古代遗址到底是什么地方。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只见这个古代遗址依山而建,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辉煌雄伟,这里肯定盛极一时,只是如今时过境迁,才渐渐成为了一片废墟,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我们都想知道这一处古代遗址的历史故事,但是我们之前在攻略里并没有看到关于这一处古代遗址的介绍,因为是路上偶见,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后来,我们好不容易经过打听探索,才知道原来这一处古代遗址名叫“洛隆宗”,洛隆与现在的洛隆县同名,“宗”则是西藏噶厦政府时期的县级办公机构。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用我们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洛隆宗”就是古代的洛隆县衙门,而“洛隆”就是今天这片广大县域的地名,在藏语里则意为“南部山谷”。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由于西藏古代时期的“宗”都习惯将办公机构建在山头之上,因此造就了曾经遍布整个西藏的“宗山城堡”、“宗山建筑”,也留下了许多相关的人文古迹。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历史上的“洛隆宗”建筑,尽管已经残破不堪,但规模庞大的遗址仍然可以让我们一窥当年的雄伟大气。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据说,“洛隆宗”遗址里这些宽敞的院落并不仅仅只是作为严肃的政府办公来使用,同时还提供了当地人日常休闲娱乐、节庆时举行跳神或者跳藏戏的主要场地。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洛隆宗”,曾经拥有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这里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地,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早在20世纪50年代,“洛隆宗”街道就有100多户人家,管辖全宗3000多人口,这在人烟稀少的高原地区绝对堪称大镇了。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直到1960年,“洛隆宗”与“硕多宗”(即现在的洛隆县硕督镇)合并设县,后将县治迁往孜托镇,即今天的洛隆县城所在地,“洛隆宗”就渐渐荒废,成为现在的一片废墟。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自从“洛隆宗”渐渐荒废之后,曾经风光一时的咽喉要道,如今却变得乏人问津,实在令我们都唏嘘不已。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虽然这次我们没有机会亲身到“洛隆宗”遗址里面去体验一番,但是从高空俯瞰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废墟,就已经足以让我们久久难忘。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旅游?你知道在这里的349国道旁边,有这么一处非常重要的“洛隆宗”遗址吗?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洛隆宗”的历史故事?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到西藏昌都旅游的话,你还想不想到“洛隆宗”遗址来看一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西藏昌都的重要遗址,曾经是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现在却乏人问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昌都   西藏   遗址   洛隆县   洛隆   要道   中线   咽喉   废墟   国道   川藏   古代   进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