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在清晨高发,注意这7件事

来源:生命时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龙 云 主治医师 袁 华

每天清晨是公园、小区广场最热闹的时候,老人们早早下楼晨练。调查研究发现,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如缺血性脑卒中在此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约40%的急性心梗发生在早晨;心血管死亡风险在上午7~9点较其他时段增加70%。且这些意外很多发生在晨练期间,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多加注意。

心脑血管事件在清晨高发,注意这7件事

1.起床前静卧5分钟。清晨,人体经历从睡眠到苏醒状态的转变,此时体内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如果突然起身活动,容易引发心血管病。建议老年朋友起床前,先在床上闭目养神5分钟,伸伸懒腰,搓搓脚心,用手做个干洗脸,再慢慢起床。

2.喝几口温水。清晨是心脑血管病突发的高峰期,是因为人体一晚会通过呼吸、出汗等渠道耗散约450毫升水分,再加上几个小时的睡眠,身体几乎没动,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受阻。因此,心脑血管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晨起后要及时补水,建议喝100毫升温白开水。晚上睡前1小时也应补水,老人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起夜或半夜口渴时可以喝一小口。白天因为温度高、运动等原因出汗时,也应及时补水。

3.外出前给肚子垫个底。经过一夜睡眠,人的肠胃处于“空空如也”的状态,晨练会消耗人体大量能量,此时如果什么都不吃就去锻炼,消耗的能量主要就是人体分解的脂肪,脂肪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累积过多,会产生有害心脏的毒性物质,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等。同时,空腹状态下过度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等风险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外出晨练前,可以少量吃点碳水化合物,比如饼干、馒头等,给肚子垫个底。

4.随身带好急救药。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往往很脆弱,在运动、天气、情绪等因素的刺激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人,外出运动要随身带好降压药、硝酸甘油等常用药。

5.出门前排好便。晚上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间,经过一晚休息,机体产生了不少粪便和尿液。老人出门前最好先排便,以免在外有便意时找不到厕所而憋着,导致血压飙升、心率加快,诱发心梗、脑梗等意外。

6.晨练时间别太早。老人通常醒得早,又觉得早上空气好,所以四五点钟就出门锻炼了,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来说,太早晨练对身体不一定有益。建议天气较暖和的季节,早上5:30~6:30以后再晨练,冬季则宜在6:30~7:30以后。此时,太阳初升,气温逐渐升高,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且人体阳气生发,阴气内收,顺应自然,更有益健康。同时,运动要选择相对柔和的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7.身体不适要警惕。晨练过程中,如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四肢麻木等表现,要立刻停止运动,在座椅上休息片刻,并与同伴、家人或就近的医院联系,以防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脑血管   清晨   时段   睡眠   老人   意外   人体   身体   风险   事件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