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著名的幼儿心理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女士认为: 秩序感对儿童的发展很重要。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文 | 乐品文


5岁的星星是我带我家图图遛弯时认识的,因为图图在小区玩小汽车时,看到前面长椅处一大堆玩具洒落的到处都是,图图就慢悠悠走过去“捡起了”玩具。


星星以为图图想要“抢”他的玩具玩,慌忙走过来很主动“递给”了图图一个小恐龙,我连忙蹲下来教图图说:“谢谢哥哥。”


让星星和星星妈没想到的是: 图图接过星星手里的玩具后踉踉跄跄放在了长椅上面的纸盒子里,然后就开始蹲下来不慌不忙一个一个地“捡”地上的玩具,最后全部都放回了纸盒子。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我对图图这一波操作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在图图8个月时我就已经开始培养孩子“整理、收纳玩具”了。但是图图的这一行为却让星星妈感到很惊讶!


因为星星这孩子虽然很谦逊有礼,但是特别喜欢翻腾并且还特不愿意收拾。为此星星妈每天就是不停地唠叨、唠叨、唠叨,家里的玩具也是到处飞,时时刻刻乱成一锅粥!不过,星星妈怎么斥责也没用,星星该怎么扔还是怎么扔。现在星星已经上了幼儿园了,每天也是把书包和文具盒弄得特别乱。


我告诉星星妈:你错过了孩子培养孩子秩序感建立的重要时期,以后想让星星改掉乱丢、乱扔的习惯有些难!但是6岁之前的幼儿儿童是培养“秩序感”的敏感期,你还有这一年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秩序感”培养来自于2个方面




什么是内在“秩序感”培养?


内在秩序感就是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有原则、有规划、有条理、有规律、有规矩让孩子逐渐适应的行为习惯。


比如孩子饿了,哼哼唧唧哭闹后妈妈就会给喂奶;孩子尿了,伸伸腿扭扭屁股妈妈就会给换纸尿裤;这就是内在秩序感的培养。孩子通过哭声告诉妈妈自己饿了,妈妈通过哭声辨别出孩子饿了,所以,这是妈妈和孩子通过哭声达成了默契。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但是,如果孩子是被饿哭了,妈妈并没有给喂奶而是抱孩子起来哄睡觉?孩子或许会通过轻微的摇晃暂时忘记饥饿而选择睡觉,但是妈妈2次、3次的误判就会打破孩子内在秩序感的建立。


什么是“外在秩序感”培养?


外在秩序感就是孩子通过模仿父母、观察所生活的家庭环境而逐渐建立的一种生活模式。


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很喜欢翻箱倒柜乱丢、乱扔,那么家长对孩子第一次翻箱倒柜后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就是影响孩子秩序感建立的主因。


聪明的家长不会阻止孩子乱丢、乱翻。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探索世界、发现空间感最重要的时期。但是,随便孩子乱扔、乱翻,家里一定是乱糟糟的,那么家长如何解决就和孩子能不能建立“秩序感”有很大的关系了。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1)性格急躁、没耐性的家长会制止孩子乱翻,还会通过“打”孩子的手来威慑孩子。


这样做有2种结果:


孩子突然变得胆小了,畏手畏脚特别怕你。随着孩子年龄增大他变得会“说谎”,并且经常趁你不注意时去玩他想要玩的玩具或者看他想看的动画片!背地里爱整小动作,不敢直接对父母提要求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吼、打”大的。


孩子更厉害了!家长会发现越不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偏偏爱去做?气不气人?没办法,谁让孩子在幼年时期总是得不到满足呢?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2)聪明的家长是这样做的


①鼓励孩子乱丢、乱翻后,再对孩子进行适当有耐心的引导,力求让孩子一件一件都放回抽屉中。即使这期间孩子因为困了、乏了、饿了,会哭闹不愿意配合,家长也不要动手帮孩子捡。


就是要用耐心哄孩子,等孩子情绪平复以后,家长再继续引导教育。


孩子把家里的抽屉、衣柜倒腾多少次?家长都一定要及时收拾,并且每一次都得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动手收拾。只有时刻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整齐,孩子才能从中慢慢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感,就是物品要摆放整齐、床铺要整洁卫生、玩过的玩具要放回玩具箱。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也有家长会说:“反正孩子会不停地翻啊翻?收拾干什么?费心吧啦收拾好了,孩子一会又扔一房间?”


家长要清楚你和孩子收拾房间的主要目地帮助孩子养成物回原位的好习惯、让孩子懂规矩、守秩序。保持房间时刻整齐、整洁才是第二目地!


总结: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星星,星星之所以到现在没有一丁点“整理、收纳”的意识,是因为星星妈“太勤快”了。星星在幼儿期乱扔、乱丢玩具,星星妈每次都很主动帮星星捡回来,星星妈还错误地认为: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一说就能明白的?


然后呢,在星星3岁时,星星妈又生了二胎,所以对星星的约束力就更差了。等现在二胎也长大了,星星妈才有所“警觉”,发现俩孩子都喜欢翻腾不收拾。


老二年龄还小,还有改正的可能性,但是星星如果想要他学习整理、收纳真的有些难了。我有很多同学就是这样,从上学前班时他们的书包、课桌就非常凌乱。然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乃至毕业工作、结婚成家后他们这个“坏习惯”都还存在。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秩序感”一是: 要具备做事稳妥、有条理、有原则底线、有计划的父母;二是: 要具备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讲究卫生的家长。


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是越早培养越好。0~6岁是培养孩子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学习社交规则、立规矩、守秩序、塑造脾性人格最容易的时期。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如同一张白纸,未来变成什么样?就看家长怎么画!


啥时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越懂事越好?大意了吧,不能错过敏感期


我家孩子现在1岁3个月了,他已经养成了玩过的玩具、看过的洞洞书/翻翻书/有声书/拉拉书全部放回原位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他还会很“主动”帮我关好抽屉、洗衣机门;有时候我因为记性差把手里的物品随手放在一边了,孩子也会帮我去放回平常放这件物品的地方,我是真的觉得很“欣慰。”


都说孩子2岁时很“可怕?”我只愿用耐心与“可爱的2岁”同行!


#愿孩子慢慢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秩序   哭声   大意   懂事   敏感   时期   星星   家长   父母   习惯   玩具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