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输出”战略视野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外宣翻译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外宣传的内容与信息都日益增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外宣翻译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图书等各种媒体。当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外宣翻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CNKI检索结果,目前学者多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外宣翻译活动进行了研究,少数学者从传播学和语用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外宣翻译研究资料不齐全,不成系统。本研究将外宣翻译放入中国文化输出发展战略背景下进行研究,并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入手,以语言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化输出战略下外宣翻译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塑造国家形象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应当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应当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虽然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宣翻译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但是中国外宣翻译仍然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达的困境,华夏文化并未得到有效传播。当今,中国文化如何输出,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与外宣的宣传效果有着重要而紧密的联系,而中国的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则反映在外宣翻译的效果上。

二、外宣翻译研究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也为在新形势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外宣事业和翻译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外宣翻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娱等各种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外进行宣传。

当今世界呈现多级化发展趋势,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外宣传是一个窗口,外宣翻译是一道桥梁。要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必须重视外宣翻译研究,重视现实中出现的外宣翻译误译,尤其是一些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错误外宣翻译文本。实践调研发现,外宣翻译研究的相对滞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外宣翻译研究,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输出战略视野下研究我国的外宣翻译。

三、中国文化输出战略与中国外宣翻译研究

本文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入手,以语言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清外宣翻译中的相关概念,界定外宣翻译的范围,分析研究外宣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从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即从宏观角度探讨以政府为主体的外宣翻译应该如何提高质量,提高国家文化输出的能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从微观的角度探讨采用何种策略提高翻译的传意性和可接受性,提出能加强外宣翻译的策略和建议,进一步发挥外宣翻译在我国文化输出中的战略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曾外宣翻译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指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胡兴文、张健 2013:101)。

外宣翻译的本质和基本任务可以归结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是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所指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精神文明,即包括艺术、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社会关系等。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把翻译的性质定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使我们在进行外宣翻译研究时,能够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使外宣翻译文本顺应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潮流及时代的发展要求。外宣翻译既要照顾到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又要顾及中国特色文化的推及,这使得翻译并非停留在探讨直译或意译的技术问题,而是更高层次的历史与文化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从文化输出战略出发,通过外宣翻译,把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推向世界的舞台。

四、外宣翻译异化策略的选择

外宣翻译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对外整个人类社会文化交流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今经济、文化都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国际上主导话语权。因此,外宣译者要在提高外宣资料的可读性与保持中国特色之间实现平衡,根据传播的目的和需要,结合具体语境,采用合适翻译策略,使语篇层面上的归化和文化层面上的异化得到合理平衡。在考虑外国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水平的基础上,在涉及华夏文化资料的外宣翻译时,应当大胆坚持以异化为主,适当使用中国英语,把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推向世界的舞台。 然而,在外宣翻译实践中,译员由于受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个人审美心理、个人综合技能等多方面的影响,翻译出来的译文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当今,西方英语文化处于强势地位,译者在译介中国文化和文明时往往表现出一种顺从,反映在翻译策略上即选择归化,而过度的归化译法,只会让华夏文化传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顺畅交流。因此,译员在翻译具有历史渊源、中国文化内涵等外宣标识语和资料时,应该合理采取异化策略,在提高外宣资料的可读性与保持中国文化特色之间实现平衡。

五、结语

外宣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在外宣翻译中,一方面要遵从外国读者的习惯,另一方面要顾及中国文化的输出。必须把外宣翻译纳入到整个人类社会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把我国的外宣翻译活动作为我国形象提升的重要桥梁,使我国的外宣翻译在传播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中国的崛起,外宣翻译将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国外宣翻译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外文中文水平高、知识面广、政治觉悟较高、熟悉基本的翻译技巧的合格译员,更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使外宣翻译在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大有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战略   中国   译员   文化   华夏   传播学   视野   角度   形象   策略   战略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