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的探究之我见

一、小学自然科学教材概述

依据当前的教学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逐步完善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达到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小学生。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材的优化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处理好,就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1)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对于小学自然科学课本,要进行阅读,针对内容中的不懂的地方,要查阅相关的书籍,进行注解,了解整个教材在教学内容中的作用和地位,适时把握教学内容,不要讲的太深或者太浅。时刻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整个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布置。

(2)对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教师要很清晰的了解每一节课的知识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在课上,重点的内容要重点点出,非重点的内容要告诉学生了解即可。这样,学生才能做到该学什么,怎么学。

(3)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东西。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师拿到教材后,要对教材进行再次的加工,让教材内容形式,适合小学生的发展思维,这样孩子们才能接受,听懂。多增加一些课外活动的小实验,加深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实验的了解及掌握。

(二)、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教师要发现教材中的涉及的智力因素,这样,才能在实验中,或者是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能够把握重点内容。提高自己的智力能力,运用智力因素解决遇到的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智力因素,不断培养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总之,在自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创造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条件,通过学生独立的尝试,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推理的思维。

二、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1、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使得学生科学的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对于探究而言,其中有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式。学生的亲身经历,需要以探究为主,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科学。

在科学课上,学生有了科学探究的机会,来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取得科学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呈。

2、探究方式

这是一种教与学的形式。在课堂上,如果只重视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往往得不到发展。那么,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有意义,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不等于不需要教师的参与、指导,也不是完全的放手,即一味的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而有人认为,探究是学生独立的研究,认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属于探究。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不是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

3、新课程改革

在改革下,培养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存在研究的价值,是否能在课堂研究,而学生有没有具备研究的能力等,这是教师指导的依据。在其整理、筛选的基础上,再确定研究的主题,学生这样就知道自己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也能够围绕其收集有关信息。对于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说,学生能够做到:自己发现研究的对象;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问题的假设;自己拟定实验的计划;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自己进行实验以及分析结果、汇报、交流。

4、探究问题的关键

对于探究问题要重点突出,保证切口小,研究深。对小学生而言,在一节课中,能够对所涉及的主题和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不太适合研究大范围的活动内容。

根据每一节课程的内容,我们要对本节课程的内容核心把握清楚,也就是说,对于适合探究的主题内容,在进行讲课的时候,要留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有就是准备一些课上需要用到的内容资料,也要有一定的结构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来促进学生的正确思考方法,这样,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指导学生的学习,逐步完成探究实验活动,形成一个整合的探究活动。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整合环节,也同时达到教学的目标。

5、整合教学环节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对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整合,删除不合理的教学情节,达到教学的完美展现。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科学也在不断创新,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及内容,使得内容偏重于实验活动探究。

6、探究式教学

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课时的教学模式,每一节课的内容不一样,因此,教学模式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各种教学的模式。对于一节课,不是把所有内容都完整的展示出来,即不是把探究教学的各个步骤展示出来。我们要打造一个具有高效率的教学课堂,就要不断完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将每一个问题让学生清晰明了的解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形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活跃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上一节新的课程的时候,在上课的前几分钟,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较好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就是活动的时间,然后,进行组内汇报交流,这是讨论的环节,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发言,完成整个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模式,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意识不断增强了,也变得喜欢科学课,喜欢探索,思考问题。逐步向着更高的知识中迈入。

总而言之,在科学课堂,教师充分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学会研究,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促进学生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教学内容   教材   重点   能力   教师   小学   科学   知识   内容   科学课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