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一、钱学森、李约瑟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就是钱学森之问,是针对教育者的一种质疑!

李约瑟也曾质疑: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这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人民看着政府,希望国盛民强;政府看着我们,希望多出人才!

在中国,教师、学生加起来有2亿人,国家需要多大的投入呀。建国以来,经历了67年的教育我们没有培养出大科学家。难道,我们不需要做点什么吗?

二、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1.实施素质教育是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实体国,但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中我们缺乏竞争力,这会严重制约我们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中抢占一席之地。而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关键是人才。缺少科技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2.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科技挑战的需要

基础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根基,而基础科学更依赖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我们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们出现厌学现象,其强烈的逆反心理,更会给社会添加不稳定因素。

当今国际社会之间的激烈竞争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需要有各个方面的顶级人才。而从本质上讲,这些竞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竞争。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军事竞争中。

现代战争打的不单是钢铁,更主要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信息战。不是单兵对单兵,而是体系对体系。讲究的是CI3、CI4作战模式。实现信息侦查、交流、决策、打击的一体化。例如,无人机是这个系统的一个节点,当它发现目标后,会通过头顶上的卫星把信息传递到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做出决策,指导它进行攻击。近几年对恐怖组织作战,它屡建奇功。

3.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公元前700400年的《考工记》、公元前468382年的《墨经》就有大量的科技知识的记载。《墨经》内有一句话说得更好:力,刑之所以奋也,充分说明了力与加速的关系,这是牛顿力学的核心思想。

大约在中国汉代成书的《尚书纬》中的《考灵曜》描述了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比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早了1500多年。

1500多年,这是几十代人呀!

这是怎么产生的?

从历史上看,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皇室的权力减弱,形成了各个诸侯争霸天下的局面。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格局,诸子百家由此诞生。

完全一样地。

西方文化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使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以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思想。自由之风成就了西方人不拘一格的思想。达芬奇、伽利略、哥白尼等一代伟人相继出现,经典物理悄然诞生。

西方人勇于探索、喜欢做实验,善于寻找事物间数量关系。不像我们谨小慎微,学校里教学实验仍然重复着数百年前已经存在的实验。

伽利略是近代物理之父。是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人,还把实验引入到物理学,提出了相对性原理。

他老师的评价是:连自己的妈妈都敢踢上一脚的小马驹自由奔放的思维可见一斑!

牛顿,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成为物理大师。

近代的西方又创建了相对论、量子理论。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天体物理学等。

科学发展的不同,让历史记下了我们曾经的屈辱。值得深思呀!

到了民国之前,清王朝国事渐衰,各种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不少仁人志士出国寻找治国安邦的良策。民国成立之后,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拥有自由之风的有学之士。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等。

蔡元培多次到德国、法国留学考察。他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的根本,是国家富强的根基。他的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有学术争议而互相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他特别强调,大学不但要从事教学,还要开展科学研究。教师不能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学生也不能死记硬背,而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研究学问。

在这些大师的指引下,宽松的民主之风、严谨的治学之风、如饥似渴的求学之风盛行。这才有了在抗日战争的困难阶段,仍然培养出了众多的栋梁之才杨振宁、李政道等。

宽松的社会环境,宽松、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呀!

社会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同时,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性格取向。因此,搞教育不能一刀切,应笑纳百川、不拘一格育人才。

我在毕业班教学20余年,对教学的感觉就是灌输。我解一道电学难题就有72种方法,还美名其曰,有了这样的方法就不会再有难题了。想想看,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我们天天占有学生的时间,他们还有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吗?

在美国,一天的教学时间多半在课堂外进行,学生接近大自然,自己去发现、思考遇到的问题。自由开放的教育,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他们天天有发现,时时在思考;从小就富有探索、创新精神。

学生是人不是磁盘,灌输式教育要更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还谈什么创新?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讲得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这种思维,继承、发展了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思想。把学校师生从应试教育的书山题海中解救了出来,为师生探究科学、探索人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这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适者生存是条铁律。

我们教育者处于教育教学的最前端,我们有教育教学目标,又与学生紧密接触,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学习效果都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分析总结,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问答等手段得到各种教育教学效果反馈,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學手段,从而能在实施素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伽利略   宽松   中国   兴趣   思想   科学   自由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