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案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复习内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危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危害
复习重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复习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自主学习: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          后,蓄谋侵华。
        导火线:朝鲜爆发         
2.过程:
    爆发:    年      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清军陆战失利,退出      。
    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           。        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     ,              日军控制黄海       权。
    进攻中国:日军进攻      半岛和      半岛,占领      、      等地;      年初日军攻占        ,          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      年4月被迫签订《          》。
       (1)割:                                                                 
    内 (2)赔:                                                                 
容 (3)开:                                                                 
       (4)允:                                                                 
    影响:使中国的      和      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                  大大加深。
      巨额赔款                                                                   
      新通商口岸                                                                 
      允许投资设厂                                                               
      刺激列强的侵略野心,列强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引发列强          ,使中国          加深,           日益高涨。
1.背景      年打着“          ”的        运动在      地区形成高潮。
        列强借口镇压            ,发动侵华战争。
2.过程:
(1)爆发:    年6月,                        八国联合发动战争,由    向      进犯。
(2)顽强阻击:        和清军      官兵在      和      英勇抗击侵略者。
(3)攻陷北京:    年7月,        率领八国联军占领      ,8月攻陷      。
(4)妥协投降:        携        西逃,并命令清军镇压        ,部署与侵略者“      ”。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
  内容:(1)赔:                                                                
       (2)设:                                                                
       (3)拆:                                                                
       (4)惩:                                                                
       (5)改:                                                                
  影响:(1)巨额赔款                                                            
       (2)“          ”成为列强侵华的          。
       (3)清朝腹地      至        地区置于列强          之下。
       (4)列强通过      加强了对          的控制。
       (5)清政府成为            统治中国的      。
       (6)标志着中国      陷入                     的境地。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
材料1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这个规定对日本最大的经济作用是:
材料2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这篇檄文反映的史实是:

材料3 1995年4月,中国台湾百人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①材料2和材料3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②试结合《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及当代史实,谈谈你对材料3的认识。

2.写出以下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①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_______________
③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____________
④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____________
⑤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 ____________
⑥“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____________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中华民族不畏列强进行艰苦的抗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重大侵华战争?战后同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哪些主要条约?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请列举四例说明中华民族的抗争主要有哪些。这些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这段历史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我们应该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哪些?

知识检测: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2、《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通商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d.设立总理衙门
3、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反应是
a. 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提时事”四字
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5、《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6、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7、在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下列条约全部含有赔款项的是(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虎门条约》、《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8、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9、《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1、“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2、“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知识拓展: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19 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但也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
(2)、经济上: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 自然经济 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了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4)、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5)、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其二,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联军   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甲午   列强   海战   日本   条约   中国   中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