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一、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波兰剧变、两德统一的过程;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在世纪之交多极化趋势加强,全球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形成与扩展;世界多极化趋势
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和平与动荡出现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根据要求,主要使用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与苏联由战时的盟友逐渐走向对抗,世界两极格局逐渐形成。那么在这种两极下,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和蓬勃开展的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也逐渐出现,动摇着美苏两极格局。那么美苏两极格局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怎么样了呢,在世纪之交世界政治格局又有哪些新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学习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师:作为两极格局中重要的一极——苏联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各国在两极格局下也一直是传统意义上苏联的势力范围,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可是谁又曾想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内剧烈的政治动荡,东欧发生了剧变,苏联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曾经在二战中顽强战斗最终赢得辉煌胜利的国家,这个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国家,也于1991年12月轰然解体。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个人,有一场改革不能不提起。好,下面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他推行的改革分哪几个阶段?
生:阅读思考。
师:好,这个人就是戈尔巴乔夫,1985年他当选为苏联总书记后,面对苏联内外交困的局面,他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下面来简要介绍一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见参考资料)可以说正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东欧和苏联的国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直接导致了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
师:好,下面请大家看第一子目2、3自然段,思考东欧剧变,从什么时候开始,标志是什么?
生:阅读思考。回答。
师:好,很好。开始的时间是1989年,标志是波兰工人党下台。
师:书上还讲了东欧剧变中的哪个例子?
生:两德统一。
师:好,对于两德统一啊,老师这里还要说几句,大家看图1.图1向我们描述了什么?
生:拆除柏林墙。
师:对,可以说正是这一堵高墙见证了东西德之间将近30年的分离,他的拆除对于两德的统一自然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两德的统一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的啊,看书,找原文。
生: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师:对,统一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意味着东德——这个东欧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
师:好了,请大家考虑一下东欧巨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生:思考
师: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丢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师:东欧的剧变发生的确实相当快。粗略地计算,波、匈风云翻卷了七个月,民主德国的政局变化大约经历了70天,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变化仅经历了7个星期,而罗马尼亚的“倾覆”只发生在7天之内。为什么一眨眼之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就丢失了政权,东欧发生剧变呢?请大家相互间讨论一下。
生:回答。
师;嗯,大家回答的都很有道理,让我们来小结一下。
内部原因:党和政府脱离群众,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
外部原因: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2苏联解体
师:东欧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了剧变,苏联最终也没能逃脱解体的厄运。请大家看第4自然段和历史纵横。完成这样两个任务:找出苏联解体的时间,说说八一九事件在苏联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生:时间是1991年。
师:嗯,也就是说苏联自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前后一共存在了69年时间。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八一九事件。面对苏联即将解体的危险,苏共中央一些保守派于1991年8月19日发动举世瞩目的“八•一九事件”, 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捍卫苏联的完整, 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起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正式解体。可以说“八•••一九事件”非但没有能阻止苏联的解体,反而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师: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血腥的政变,克林姆林宫上高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就这样在1991年12月26日悄然降下,苏联就这样消亡了。痛定思痛,我们来反思一下苏联解体的原因。
生:戈尔巴乔夫改革。
师:对,还有其他原因吗,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西方的和平演变。
师:对。……
师:以上我们一起总结出两个原因,是根本原因吗?想想,要是苏联本身内部不积聚大量问题他能解体吗?
生:回答,斯大林模式下……
师: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下积聚的大量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是根本原因。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解体的直接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部原因。
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
师: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关系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生:和平与动荡并存。
师:导致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书上讲的很少,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自己想想。
两极格局解体后;各国基本都以发展经济作为发展目标;和平和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多极化趋势的世界格局也有利于和平和稳定。
师:那么导致世界动荡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 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师:举个例子呢。<1>巴以冲突、<2>波黑战争<3>卢旺达种族屠杀。
师:嗯,很好,显然某个超级大国推行强权主义、霸权政治,插手这些地区冲突无疑又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动荡不安。
书上举了科索沃战争这个例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科索沃问题的由来(见参考资料)。
现在我们对美国在世界上充当国际警察到处指手画脚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当年美国对科索沃危机的插手创下了几个第一,这是我们要引起注意的。大家找找,有哪几个第一啊?
生:思考回答
师:第一次提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干涉理论,第一次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立50年以来第一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师:美国对南联盟内政的粗暴干涉,不仅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强烈抗议,大家看书上的图,反战示威游行此起彼伏。更令人气氛的是,美国在对南联盟的粗暴干涉中竟悍然攻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中国许杏虎等三人死亡。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中国人民强大的压力下,美国不得不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中美关系那时降到了冰点。
师: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引起动荡的因素呢?
生:9.11。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师:我们感受恐怖主义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那么9.11事件到底指什么呢?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读书。
师:是啊。9.11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它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不只是世贸双塔的倒塌,三千多人的死亡。国际恐怖主义,这颗人类文明史上的毒瘤专以大量杀伤平民制造恐怖气氛来到达其政治目的为能事,它不光是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全人类共同需要面对的挑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师: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世界政治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告诉老师。
生:一超多强,多极化。
师:对。苏联解体后,美国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因为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我们下面来看一下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大家可以分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第一组负责探究西欧,第二组负责俄罗斯,第三组负责日本,第四组负责中国。尝试用最简单的语句来概括他们各自的特点。
师:好,大家来说一下.先说一下西欧。西欧的特点是:从欧共体到欧盟。
这里啊尤其要大家注意的是欧盟的形成和扩大。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再结合今天的知识,说说战后欧洲联合的步伐截止到欧盟为止都经历了哪些关键的过程?
生:思考作答。
师:1951《巴黎条约》——欧洲煤钢联营;后来相继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大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2年签订《马赫特里斯特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师:好,再请大家看书上的地图,数数截止xx年欧盟已经有多少国家了,总部设在那?
生:读图,回答截止xx年一共是25个国家,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师:嗯,大家可能不知道。xx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师:俄罗斯的特点呢?日益恢复的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师:日本呢,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师:中国呢?和平崛起的中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师: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还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师:好,分析完各自的变现和特点,我们再来想想这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不同的政治力量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可以遏制各国冒然发动战争,谈判和协商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主要途径。
师:很好,大家在考虑一个问题,这种多极化趋势的逐步形成和以往世界格局的形成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两点:1.没发生世界大战 2.不是通过将战胜国意志强加给战败国而导致的国际地位变化
四、中国的应对
我想提请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这样一种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确保我们能实现和平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下面我给大家几个具体的思考问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该何去何从?
国际局势和平与动荡并存,面对大国霸权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你有何良策?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戈尔巴乔夫   格局   东欧   苏联   世纪之交   剧变   美国   两极   和平   趋势   多极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