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的史实;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 近代西装传入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 辛亥革命以后,“断发易服”,中山装流行。
2.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
   时间:辛亥革命以后
   意义: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自由都具有反封建色彩。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2.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中国近代轮船业和铁路的诞生
(1)近代轮船业的诞生: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第一艘轮船建成;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近代轮船业开始发展。
(2)近代铁路的诞生:
 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最早在中国修筑铁路(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中国有线电报开端: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2)电话传入中国: 19世纪80年代年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认识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中国近代前期的报刊
(1)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汉口《昭文新报》,1873年
(2)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
(3)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同盟会机关报)
(4)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1)电影事业:
出现: 1896年(19世纪末),上海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发展:(民国时期)
著名导演——郑正秋、田汉、欧阳予倩等。
著名演员——赵丹、胡蝶、阮玲玉等。
电影名作——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国际获奖影片:《渔光曲》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2)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各省地方电视台成立。
3.大众传媒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近代报刊、广播和影视三大传媒传递了时事信息,促进科知识普及,开阔人们视野。
(2)当代互联网(第四媒介)的开通,使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辛亥革命   北京电视台   轮船   社会生活   中国   近代   报刊   中国近代   时期   铁路   事业   专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