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2

课题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
  1、简述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认识正面战场的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
  3、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4、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搜集和研究大量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抗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对抗战的认识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师应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学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理想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3、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并欣赏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图文音像资料,并在一定范围交流,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1、导入新课。
提示:展示图片:利用反映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典型的图片资料。如日军杀人比赛,发动细菌战争等图片,并让学生体会刚才看的图片当中最震撼你心灵的是哪一幅,并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并作答。
(由此导入这堂新课)
教师总结: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沾满了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侵略者和掠夺者无一不在撞击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侵略者成了侵略中国的最凶狠的敌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制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大陆政策。为此,在近代史上日本三番四次地侵略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中国的洋务运动办得刚有成效,日本侵略者就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这就是?(学生回答:甲午战争)。甲午一战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后来,当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刚刚开始在经济上有所作为时,日本又给其当头一棒,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就是抗日战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一场民族战争。
2、教授新课。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板书)
在中国的近现代的历史上,日本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曾发动了众多的侵华行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问题1:日本为何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知识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问题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犯下了哪些罪行?
学生回答:细菌战(731部队)、奴化教育、经济掠夺、南京大屠杀……
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日本政府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篡改历史,这一行为大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这当中最令我们中国人感到愤慨的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展示录象资料《兵林史话——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已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以上。
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

接下去我们来看一组特殊的照片,一起感受照片传递给我们的声音……
以“无声的控诉”为主题,展示南京大屠杀组图。
(思路引领:让历史说话,以史为凭,以历史事实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以史为鉴: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还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
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华儿女是怎么做的?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板书)
解释概念:本课第二目标题中的“关”指的是什么地方?答:山海关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它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它包括前方中国军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争两方面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与提示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共产党 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②长城抗战——安德馨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③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关内人民 ①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教师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日本的侵华加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主张,并积极参与谈判。
(3)国民党内亲英美派要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
(4)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随着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中华儿女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过程 三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板书)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板书)
材料一: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毛泽东(1935)
材料二: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蒋介石(1937)
思考: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看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对策?
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思考、讨论、回答两个问题:团结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问题1: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成全民族抗战?
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
③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努力。
问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
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总结、适当评价学生回答)
资料卡片: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教师总结:陕北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抗日战争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教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4 45,归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史实。
2、国共联合抗日——共赴国难(板书)
(1)正面战场的抗战
出示正面战场抗战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显示中日军力的对比表,要让学生明确抗日战争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状况下开始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以低劣的武器凭借着我们的血肉之躯来抵抗侵略者的入侵。
凇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成功地粉碎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得最好的一次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的胜利,这就是(学生回答:平型关大捷)。
教学过程 
徐州会战:1938年,为打通南北战场,日军决定进攻徐州,国民政府又组织了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学生回答:“台儿庄大捷”。
(2)敌后战场的抗战
在国民政府正面抗击日军的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方面配合友军作战,另一方面则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晋察冀等十几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并且在1940年下半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显示相关的图片资料)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军人,还有其他的各个阶层的人们也加入到了抗战的洪流中来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显示基层民众的抗战、华侨支援抗战的组图)
在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板书)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开始轰炸日本,苏联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日本很快败下阵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文件,标志着八年抗战终以日本的失败而结束。
展示图片:
日本天皇宣读无条件投降诏书。
9月2日“密苏里”号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现场,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签字。
1、胜利的原因(板书)
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我们来看看当时人是怎么看的。
抗战胜利后,重庆的一家报纸上登出一则谜语,“抗战胜利的原因”,打一个古代人物的名字。结果刊登出来的应征谜底有屈原、苏武、蒋干、毛遂等。
思考:
1、上述谜底分别是如何解释抗战胜利原因的?这些解释合理吗?能否全面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
2、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强调美国对日本的打击;
苏武:苏联的武力——强调苏联最后参战的作用;
蒋干:强调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作用;
毛遂:强调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作用
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能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是因为——(先集体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学过程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重要因素)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2、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板书)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材料三、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材料四、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做总结:
国际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由抗战的特点让学生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国内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②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③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洗雪耻辱,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的硝烟早已过去六十多年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再体会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对于抗战,我们应该积极的心态去感悟,毕竟那场战争我们胜利了,我们今天的人们应该以胜利者的姿态去感悟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铭记国难,珍惜和平。最后让我们以图片的形式,迎着祈祷的歌生再一次回望抗战那段历史。
课堂小结设计:
推出背景音乐:童声合唱《祈祷》,屏幕上则以图片的形式分四幕回顾抗战的历程:那一段悲情历史、那一代可敬元勋、那一幕浴火重生、那一道无上荣光。
结束语:历史无言,精神不朽。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 。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内容很多,如何择其要而展开、内容的深浅度需要进一步把握。 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学时间偏紧,难以在一堂课内完成,还应该对某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简化。
在课堂结尾的安排上,通过那一段悲情历史、那一代可敬元勋、那一幕浴火重生、那一道无上荣光等四幕配合童声合唱《祈祷》的歌声以图片方式展出起到了良好的情感渲染效果。
当然,在走向成功的课堂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最后,请让我用屈原的两句诗歌来结束我的教学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   全民族   日本   战线   中国   战场   民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