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皇帝制度建立的条件、主要内容、特征和历史影响;掌握秦朝三公九卿的设置和职责,评价秦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掌握秦朝郡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概况和影响;分析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对秦朝及后世历史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②阅读法、讨论法、绘制示意图法
③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②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2、教学难点: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概念、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体系构建】
                 前提条件: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皇帝制度的确立 
秦朝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形成      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

                        地方官制: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的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教法学法】
知识梳理 教法学法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至秦朝统一(前提条件)
1.统一的背景:
①西周末年,王室_______。公元_____,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_______。
②春秋时,_________大权旁落,宗法制、_________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间进行战争。
2.统一的条件:
①诸侯国进行改革或变法,为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不断的兼并战争,局部统一,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
②人民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④秦王      的雄才大略。
3.统一的完成:
    年,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    。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建立后,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       ;二是在中央实行             ;三是地方上实行         。
  1.皇帝制度的建立:
①皇帝称号的由来:初并天下后,秦王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以_________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_________”。
②皇帝的权力:总揽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_________任免。军队的调动以_________为凭据,并由_________控制、发给。
③皇帝制的特点:
    a.         ——权利不可转移 
    b.         ——地位不可僭越
c.         ——扩大权威
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官 职      职    权 中心 影  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3.地方政治制度的建立:郡县制
①实施:秦统一后,采纳了______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_________郡,由        直辖,郡下设县。
②建立地方官僚机构:___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        ,对下督责         。郡守定期向______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_______或(_______),主要任务是         ,管理财政、_______、________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③意义: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______  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对秦朝: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
②对后世:奠定了中国                  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     ,且不断              。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消极方面:
皇帝专权——激化了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秦朝土崩瓦解,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新课导入:
播放电影《英雄》的相关片段,向学生展示秦统一后的气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课前准备
教师: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求掌握秦朝制度建立的有关史实。指导学生搜集秦始皇的资料,激发兴趣,以便探究讨论。
合作探究:
1、皇帝制度的本质与影响是什么?
2、指导学生阅读p10历史纵横、了解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和作用。
3、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
4、比较西周,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5、p11学习延伸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
2.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从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两方面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2.指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和分阶段评价的方法,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引导学生比较秦朝郡县制和西周分封制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这两大地方行政制度的认识。
4.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引导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展开辩论。
课堂小结:
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巩固拓展】
一、选择题
1.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xx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  (   )
   a.兼并了六国              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与三皇五帝的本质区别是 (   )
a.三皇五帝是部落联盟首领,他是奴隶制的国王
b.三皇五帝是奴隶制的皇帝,他是封建制的皇帝
c.三皇五帝是神化了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
d.三皇五帝只能是局部政权的君主,他是统一政权的君主
3.秦朝时中央官制中为虚设的官职是   (   )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 卫尉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5.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6.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②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③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④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7.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   )
a.御史大夫       b.县令           c.丞相            d.郡守
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世卿世禄制 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
a.改国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
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   )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  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回答:
(1)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3)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

12.【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bc221年统一 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断案。
三、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个中心问题,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易于形成知识体系,从总体上把握该问题。此外,通过提供材料和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着重探究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效果较好。只是有一部分同学对“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理解还是不到位,可在下节课的讲解中进一步加以说明。
附:知识梳理的参考答案: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至秦朝统一(前提条件)
1.①衰微,前770年,东周;
  ②周天子,分封制;
2.③商鞅变法
  ④嬴政
3.公元前221年,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秦朝;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1.①皇帝,始皇帝;
②皇帝,虎符,皇帝
③皇权世袭,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2.
官 职      职    权 中心 影  响

丞  相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 

皇权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集权于皇帝。

御史大夫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书,监察百官  
太  尉
(虚设) 
管理全国军务  
3.①李斯,36,中央政府;
②郡守,中央命令,所属各县,丞相。县令(县长),治理民众,司法,诉讼;
③地方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1.两千多年政治制度,沿用,加强和完善;
【巩固拓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a  5.b  6.c  7.b  8.c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1.(1)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中央是三公诸卿制;地方是郡县制;
(3)君主专制: 彼此牵制,完全听命于皇帝;三公诸卿只是皇帝的助手。
12.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有功亦有过,功大于过。
其“功”主要表现在:
(1)结束长期分裂和混战局面,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
(2)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基础)。
(3)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的“过”主要表现在:
(1)推行暴政,压迫人民,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
(2)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文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秦朝   郡县制   制度   专制主义   皇权   封建   皇帝   中央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