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总第十四课时)

一 课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实验与探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 实验准备

1        烧杯(250毫升)、水、品红。

2        烧杯3只(50毫升)、水、酚酞、浓氨水、烧杯(500毫升)1只。

三 课堂程序

1、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入手了解分子的运动及客观存在。

a、做实验3-2

b、引导学生观察图3-6、3-7,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做活动与探究

现         象

解       释

探究1

探究2

烧杯a

烧杯b

d、结合物理知识讲解分子的概念

⑴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⑵把握这一概念时应注意:

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  是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  “最小不4   是绝对意义的最小,而5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6 在物理变化中,7   分子不8    变,9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

10 分子的特征:不11 断运动,12 有间隙,13 有大小、形状和质量。

e、讨论49页1、2

2、引导学生观察图3-12(有什么发现?)结合图3-13引出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特征

概念:

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隙。

3、分子、原子的比较

分类

分子

原子

 区    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联      系

⑴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⑵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⑶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⑷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四、布置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

五、做练习

六、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教案   化学   初中化学   九年级化学   原子   分子   化学变化   烧杯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   粒子   课题   最小   物质   概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