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说明:本次探究活动虽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有利与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描述和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但是九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本学科科学探究,因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的组织教学、多鼓励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观察越仔细越好;描述越多越好。敢于和别人交流,是教学关键点。

课题分析

本课题(第一课时)通过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这个探究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教案设计时,为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仔细观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事例进行动手探究 。                                                                                    

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教材中的引入,创设情境,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简要介绍“炼金术”和“炼丹术”,使学生了解古代炼金术和炼丹术为化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亲自感受化学学习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通过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分析、归纳等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

教学模式:

教师积极引导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集气瓶、小刀、蜡烛、火柴、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创设情境】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常说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指导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1内容、插图,播放课件(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学生相互交流,师生互动并归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板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对探究实验的兴趣、认识。

【激情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大家就通过探究一个身边生活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活动探究】

(板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生阅读p12“活动与探究”并相互交流,对探究活动作出

猜想: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如何验证?

3、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探究:(教师点拨):

(板书)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板书)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2)、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

(3)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4)、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板书)熄灭蜡烛: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

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板书)【对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探究】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教师演示后学生做)

本节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思考、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

【讨论分析】

学生对探究实验相互交流表达、阐述意见

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自主评价】

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

及时评价,激励信心。

【师生小结】

1、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关注物质的变化。

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列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组成

颜色

状态

密度

硬度

燃烧时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

烛身的变化

生成的产物

熄灭后

【学  以致  用】

     同学们喜欢养花、草,室内外常摆满绿色植物盆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陶冶情操。有时卧室也摆满了盆景。对晚上睡觉是否有好处?请你探究。

      设计要求:写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附: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活动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前

2、点燃蜡烛

3、熄灭蜡烛:

二、对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化学   初中化学   九年级化学   基础   科学   板书   课时   火柴   蜡烛   火焰   课题   现象   能力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