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酸和碱(A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②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③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

教师:白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点滴板、滴管、羽衣甘蓝。

学生:每小组自制2 3种指示剂。

--

回忆与引入:你知道哪些酸和碱,请你说出它们的名称。那么,我们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呢?

活动与探究: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白醋、石灰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白醋

石灰水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讨论与交流: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活动与探究:根据你的假设,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观察与思考:取羽衣甘蓝,在上面滴加盐酸,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羽衣甘蓝变红)。对羽衣甘蓝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

活动与探究:根据你的假设,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你对羽衣甘蓝遇盐酸变红
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
实验方案

实验
现象

你的
结论

       

活动与探究:用自制指示剂试验在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等五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指示剂
(汁液)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白醋

 稀盐酸

 食盐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讨论与交流:比较实验结果,哪些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变色效果较好?你认为这些指示剂有什么用途?

联想与应用: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反思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或想法?

回忆与引入: 1.有稀硫酸、石灰水、食盐水三种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

2.收集白醋、果汁、石灰水、肥皂水、蔗糖水、清洁剂液、自来水等物质,用自制的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探究单

回忆与引入

你知道哪些酸和碱,请你说出它们的名称。

问题与讨论

我们怎样确定上述物质是酸还是碱?

活动与探究

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白醋、石灰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白醋    石灰水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观察与思考

取羽衣甘蓝,在上面滴加盐酸,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羽衣甘蓝变红)对羽衣甘蓝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根据你的假设,请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并完成该实验。

活动与探究

你对羽衣甘蓝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你的结论

      

活动与探究

用自制指示剂试验在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指示剂
(汁液)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白醋

 稀盐酸

 食盐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讨论:比较实验结果,哪些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变色效果较好?你认为这些指示剂有什么用途?

联想与应用

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练习与实践

①有稀硫酸、石灰水、食盐水三种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

②在家里收集白醋、果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清洁剂液、自来水等物质,用自制的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背景资料

一、自制指示剂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

玻璃杯、研钵(或榨汁机)、纱布。

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 1)。

实验步骤

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适量酒精溶液,搅拌浸泡。半小时后,再分别用四层纱布将浸泡出的汁过滤或挤出,就得到指示剂。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装入小瓶中,并贴上标签备用。

二、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英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 1691)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罗兰变成红色。 他请助手把紫罗兰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结果花瓣都变成了红色。波义耳敏锐地觉察到,把紫罗兰花瓣投进一种溶液中,就能确定这种溶液是否显酸性。波义耳从各种花和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并用它制成了试纸。波义耳用试纸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点评  本节课抓住了科学探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精心设计和选材,从身边的物质和已学过的知识引入课题,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后面的系列探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的“探究单”和背景资料,为学生的探究过程起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在轻松、有趣的探究学习气氛中研究有关酸碱的化学知识,体验发现的乐趣,发展获取信息、交流表达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较好地转变了自己的角色,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巧妙处理“有用”与“有趣”的关系。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刘永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化学   初中化学   九年级化学   石灰水   氢氧化钠   指示剂   白醋   甘蓝   羽衣   试管   盐酸   酸碱   溶液   课时   常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