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2

    九、金属+盐溶液 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 盐+h2 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十、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十一、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十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十三、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四、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⑿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⒀检验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检验氯化氢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蓝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红色;检验氨气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红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蓝色。
    ⒁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如al和mg同时和fecl3溶液反应,mg与fe的距离远,al与fe的距离近(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顺序)。
    十五、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
    ②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为agcl。
    ③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④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
    ⑥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cu(oh)2 cuo+h2o。
    ⑦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
    十六、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十七、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少于 。
    2、用试管振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度角。
    4、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 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6、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 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7、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处。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过氧化氢分解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教案   化学   初中化学   九年级化学   质子   复习资料   试管   盐酸   溶液   硫酸   氧气   原子   年中   气体   金属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