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乐音与躁声   教案

                   第二节  乐音与躁声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让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叉、啤酒        瓶等。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
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乐音
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 噪音
方法1:[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
方法2:请班上会乐器演奏的同学表演.(应有两种以上的乐器),引入乐音与噪声。
(二)进行新课
一、乐音与噪声
教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制造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声。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乐音的特征
  1、响度
(1)鼓面上放些黄豆,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观察黄豆跳动的高度,比较鼓发出声音的强弱。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观察激起水花的大小,比较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以同样的速度,大小不同的力,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变形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小。
想一想用不同大小的力让同一发声体振动,使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不同?声音的响度与此因素有什么关系?
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放大法、转换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试一试把一根橡皮筋绷在铅笔盒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体会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学生阅读41页“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的对照表,了解响度不同的声音对人体引起的感受,知道响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音调    
(1)、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观察弦的振动,比较声音的高低。
(2)、找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分别说同一句话,比较声音的高低。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快慢,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振动节奏,比较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
想一想以不同的快慢程度让同一发声体振动,使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不同?声音的音调与此因素有什么关系?
上面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就越高。
试一试把一根橡皮筋一绷的松些,一次绷的紧些,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体会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看图3—20,判断纸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齿轮的齿数的关系。
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若物体每秒振动一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hz。
3、音色   
音色曾经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小游戏:(1)、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判断是哪种乐器。
(2)、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悄悄地让一同学起来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判断是谁说的。
指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有上面的学习可知: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三、噪声的防治   
举出不同事例
(1)工地机器的轰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
(2)在音乐厅听音乐
(3)入睡时有人放声歌唱
问题:上述声音是否是噪声?噪声如何界定?
指出: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指导学生读表:书第40页(或用投影仪打出)
                  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
   常  闻  声        贝  数(db)        感   觉
   微风吹动树叶沙沙声
        耳语           10
         20         极静
         静夜
   室内一般说话声           30
         50         安静
      大声说话
    嘈杂的闹市           70
         90        较吵闹
       电锯          110        很吵闹
       响雷
  螺旋桨飞机起飞          120
        130        鼓膜震痛
   喷气式飞机起飞
  火箭、导弹发射          140
        150        无法忍受
    通过阅读表格,让学生感受到:噪声是个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回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的必要的教育,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教师指出: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几个环节减弱噪声?
总结出可以从三条途径减弱噪音污染.并分别举出事例:安装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树造林(重点讲解其优越性);带耳塞等.
学生参与: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请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课堂小结】
教师应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
一、乐音与噪声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响度 声音的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音色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 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三、噪声的防治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乐音   声源   响度   音调   音色   噪声   物体   大小   声音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